今天是:
师资队伍

硕导

当前位置: 首页 >> 师资队伍 >> 硕导 >> 正文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排名不分先后)

发布日期:2022-10-08    作者:     来源:     点击:
指导专业 导师姓名 性别 是否博导 工作单位 研究方向 职称 招生类别 个人简介
中药学 曹岗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中药炮制与配伍机理 研究员 学术型 国家自然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浙江中医药大学中药炮制工程中心主任。主要从事中药加工炮制与配伍机理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其他省部级研究项目10余项。系列成果已在国际知名期刊J Chromatogr A、Nature Communications等发表SCI源学术论文70余篇。研究成果分别获得省部级科技奖4项;申请专利14项,其中以第一发明人授权专利 9项。入选浙江省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浙江省高等学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 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科技奖通讯评审专家;世中联中药饮片质量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炮制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基础与转化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委员;担任TMR Modern Herbal Medicine期刊编委、Traditional Medicine Research期刊编委和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编辑。
中药学 陈建真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中药活性成分研究及新药开发 教授 学术型 主要从事中药药效物质基础、中药质量标准研究及新药研发等,为校精品课程《中药化学》负责人,承担和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重点专项课题、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科技厅等多项课题的研究,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浙江省中医药科技创新一等奖等奖励,主持获浙江省高校实验室研究工作成果二等奖、全国医学教育技术优秀成果三等奖、校教学成果二等奖等,发表多篇SCI和一级期刊等论文,担任多部国家规划教材《中药化学》、《中药代谢化学》、《中药化学实用技术》、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应试指南《中药学专业知识》等副主编,出版编写20余部教材,培养硕士研究生20余名。任世中联中药化学学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化学分会委员等,为国家科技部评审专家库专家,教育部学位论文中心评审专家库专家,省科技厅评审专家库专家,黑龙江、河北、山东、浙江等省自然基金同行评议专家等,中华中医药杂志、中国医院药学杂志、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等审稿专家。
中药学 何昱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中药活性成分与新药研发 教授 学术型 国家留学基金丹麦哥本哈根大学访问学者。长期从事中药及复方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和新药研发工作。主持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浙江省杰青和浙江省重点等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发表国内外期刊论文100余篇,主编、副主编著作6部,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第一)、浙江省科学技术奖等省级二等奖以上奖励7项,授权发明专利6项。入选浙江省“万人计划”创新领军人才、浙江省151人才工程重点人员、浙江省卫生高层次创新人才等。
中药学 黄真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中药防治脑神经系统疾病研究、中药资源品质评价 教授 学术型 世中联中药鉴定分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鉴定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植物学会常务理事兼药用植物与植物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和民族植物学分会副理事长、上海市植物学会理事长和上海市药学会生药专委会主任等学术职务。
中药学 开国银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中药生物技术及分子生药学 教授 学术型 博士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现任浙江中医药大学学科办副主任,中药学博后流动站副主任,药学院中药生物技术实验室主任及中草药栽培与鉴定教研室主任。兼任国家科技部重点专项等会评专家,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中药鉴定专委会常务理事,中国生物医药整合联盟理事,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农业生化分会理事,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分子生药学专委会常务委员,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生物资源专委会委员,中国植物学会药用植物及植物药专委会委员,中国药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专委会委员,上海市药学会生药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药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遗传学会理事及上海市生物工程学会理事等。先后入选“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浙江省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浙江省卫生创新人才”,“上海市曙光学者”和“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跟踪)”等人才计划。先后主持20多项国家或省部级课题等的研究;在丹参酮,莨菪碱,喜树碱及酚酸类等天然药物研究方面取得系列成果,公开在国内外期刊如《Metabolic Engineering》等上发表论文140余篇(其中SCI期刊逾100篇,引用逾2000次),以第一发明人获授权发明专利18项,荣获明治生命科学奖及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等奖励,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挑战杯”竞赛获包括省级特等奖及国家级二等奖等在内的奖励10余项。
中药学 吕圭源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中药药理与新产品开发研究 教授 学术型 浙江中医药大学现代中药与健康产品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抗高血压及相关代谢病等中药药理和新药及保健食品开发研究。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工程院院士有效侯选人、中央掌握联系专家、享受国务院特贴、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中管局中药药理重点学科/省重中之重中药学学科带头人、国家科技部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浙江)基地现代中药药效评价研究中心主任、浙江省中药治疗高血压及相关疾病药理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等。国家CFDA新药、保健食品审评和安全风险评估专家。《中草药》、《中药药理与临床》、《现代应用药学杂志》杂志副主编;国家中药新药、保健食品评价及价格制定、科技部重大攻关、国际合作司重点项目、国家自然基金、教育部博硕士学位点评估等审评或咨询专家,在全国有相当知名度。主持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973、863计划、支撑计划、自然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等20多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20余项。获国家新药证书、临床批件5个;保健食品6个;授权发明专利7项。主编国家级规划教材《药理学》、《中药新产品开发学》等9部,发表学术论文500多篇。培养出站博士后、博士、硕士200余名。
中药学 秦路平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中药资源及品质评价研究 教授 学术型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院长、教授、博导;教育部高等学校中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卫计委“十三五”规划教材《生药学》主编。2017年7月以前,历任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教授、博导,国家重点学科生药学学科带头人、中药学学科带头人和生药学教研室主任。
中药学 吴巧凤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中药活性成分研究及新药开发 教授 学术型 1986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化学系。现为浙江省九三学社科技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九三学社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二支社主委,浙江省医学会病毒分会理事。任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专题、教育部、天津市、黑龙江省和浙江省等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任《浙江大学学报》、《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等杂志审稿专家。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科技厅等项目40余项。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论文近百篇(sci收录11篇)。完成规划教材编写31部(主编10部,副主编15部)。获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浙江省中医药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等多项。授权发明专利一项。现主要从事抗流感中药活性成分和产品开发研究。
中药学 尹华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中药分析与质量评价、中药药代动力学、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及中药新药开发研究 教授 学术型 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省属高校重点实验室-中药标准化研究实验室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分析分会常务委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药物质量分析与过程控制分会理事,国内访问学者指导老师,校级精品课程《中药制剂分析》负责人。1986年7月毕业于浙江工业大学分析专业,长期从事中药分析与质量评价、药代动力学、药效物质基础及新药开发研究。担任分析化学、仪器分析、中药分析学等课程主讲工作,多次获校优秀授课教师和本科生毕业论文优秀指导老师。近年主持国自然基金、省基金、省科技厅等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多项,获发明专利5项,获省科学技术二等奖、省高校科研成果二等奖、省中医药科技二、三等奖等多项奖励。在Analytical Sciences 、Acta Chromatographica、Scientific Reports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药物分析》、《中国中药杂志》等SCI和核心期刊发表论文90余篇,担任卫生部、中医药“十二五”、“十三五”规划教材《仪器分析》、《中药分析学》、《中药分析学实验》等主编和《中药分析学》、《分析化学》、《分析化学实验》等副主编。
中药学 张巧艳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生药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教授 学术型 长期从事中药资源学、生药学和中药鉴定学的教学和科研,研究方向:(1)内生真菌对中药品质和道地性的影响;(2)中药民族药抗骨质疏松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研究。主持完成和在研国家自然基金课题10项,其它课题如863课题、973课题、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等国家和省部级课题19项,发表论文500余篇,其中SCI论文200余篇,主编和参编出版著作25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33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
中药学 张水利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中药品质评价及资源开发利用 教授 学术型 从事中药资源与中药品种评价、中医药文献、本草学等领域的研究。
中药学 钟晓明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中药新药和健康相关产品的研发 教授 学术型 现任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卫生监督协会化妆品科学技术专业委员会、标准委员会主任委员。长期从事中药新药和健康相关产品的研发,共主持和承担国家“九五”攻关、国家、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级、各类研究项目共30余项。并主持完成多项国际合作项目,与日本相关公司合作的专利项目获厚生省批准在日本生产、销售;后与日本同行合作筛选治疗色素性皮肤病的中药新药。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至今已研制完成国家新药三项、植物化妆品、保健食品多项。共发表科研论文50余篇,其中SCI收录30余篇,编写著作5部,获批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目前已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近30名,其中有多名学生获省级、校级优秀博士、硕士毕业生荣誉称号。
中药学 程汝滨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中药抗肿瘤药理 研究员 学术型 浙江省药学会海洋药物专业委员会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学会会员,浙江省中药材产业协会会员,浙江省优秀科技特派员。《中国现代用用药学》、《中南药学》等杂志青年编委, Brit J Pharmacol,Mol Cell Biochem,PLOS One和Pharm Biol等杂志审稿人。主要从事活血化瘀药在胰腺癌、血液病等恶性肿瘤及相关疾病的功效评价研究和浙江省道地药材的分子鉴别技术开发应用,主持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基金和省科技厅公益性项目6项,以通讯作者发表相关SCI论文10余篇,申请相关发明专利3项。
中药学 洪寅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中药药性理论及临床效用研究 副教授 学术型 一直从事中药药性理论及中药临床应用的教学与研究。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基金、省自然基金项目及厅局级科研项目多项,发表SCI论文及核心期刊论文多篇。
中药学 蒋立勤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药食两用功能材料研究与应用 副教授 学术型 1990年本科毕业于杭州商学院(现浙江工商大学)食品工程专业。1990-1999年娃哈哈集团公司工作,任新产品研发工程师。2000-2005年在日本奈良女子大学攻读,获生活环境科学硕士、人类环境科学博士学位。2005年到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工作至今,其间2014-2015年在浙江大学研修。讲授课程有《食品工艺学》、《食品理化检验》、《功能食品学》、《功能食品保健功效成分检验》、《生物化学》、《营养与食品卫生》、《食品健康管理》等,慕课《食全食美食健康》在浙江省公共平台和智慧树。研究方向为药食两用功能材料研究与应用。主持完成3项省部级、2项厅局课题,参与完成国家自然基金2项、省重大科技专项1项重。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国内外发表SCI、EI等专业论文40余篇,担任人卫出版社规划教材《食品理化检验》、《健康管理学》、《保健食品研发与应用》、《健康营养学》、《生物化学》等6部教材编委。获校本科生优秀指导教师,师德、三育人先进个人等荣誉,致公党工作先进个人,本科生优秀论文指导教师,暑期社会实践优秀指导老师等。
中药学 梁泽华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中药炮制学 副教授 学术型 长期从事中药炮制工艺改良、质量评价研究和中医药大健康产品研发,参与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及省部级项目,出版专著多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获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进步奖一项,发明专利两项。
中药学 楼招欢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中药药理及新产品开发 副研究员 学术型 浙江中医药大学医学博士;普渡大学访问学者;兼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专家、中国中药协会心血管药物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精准医学分会分会青年委员、浙江省中医药学会中药制剂分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中药分会青年委员。主要从事抗代谢性疾病中药药理与新产品开发研究及中药抗肿瘤药理及产品开发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科技公益计划社发项目、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等各级项目6项,主要成员承担国家科技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省部级项目10余项;参研成果获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等省部级奖项7项,第一或通讯作者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Front. Pharmacol,J Immunol. Res, Front. Oncol等SCI收录期刊8篇;获授权发明专利2项。
中药学 吕惠卿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免疫风湿抗炎药理与天然产物有效成分分离鉴定及应用等研究 副教授 学术型 毕业于浙江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基础博士后出站,2019年-2020年公派访问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医学院。研究方向主要为免疫风湿抗炎药理学、天然活性成分分离鉴定及应用等研究。近年来分别主持中国博士后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中医药管理局和省教育厅项目各1项,主要成员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和浙江省科技厅4项。近2年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SCI文章3篇(Biomed Pharmacother,Int J Biol Macromol和Evid Based Complement Alternat Med. IF合计10.5分),发明专利1项。熟练掌握中药现代分离纯化手段、Western-blotting、RT-PCR、流式细胞术、细胞分离培养等分子生物学技术。
中药学 王小艳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传统药的药效物质定位与靶标挖掘及确证 副教授 学术型 主持国家基金、省基金等项目5项;承担国家药品评价性抽验品种2项;以第一起草人制订国家标准5个、境外标准1个。以第一作者在Anal Chem、Anal Chim Acta、J Chromatogr A等期刊上发表论文26篇;申请发明专利2项;作为副主编出版专著《法定药用植物志•华东篇》(第三册、第四册)。
中药学 俞冰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中药资源开发与应用 副教授 学术型 从事中药资源开发应用、中药功效评价及新产品开发等教学科研工作。近年来,主持浙江省中药资源普查项目子课题2项,在中药资源调查,规范化种植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从事中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应用现代生物技术及化学等手段,主持参与国家级、省部级项目多项,先后研究了卷柏科、唇形科等中药的药效物质评价。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30多篇,其中SCI论文6篇。参与社会服务及成果转化,研发的保健产品“胡柚宝”,于2015年获得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中药学 张春椿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中药资源品质评价与开发利用 副教授 学术型 现任浙江中医药大学中药资源研究所副所长、浙江省中药原料质量监测中心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资源分会委员、省级科技特派员。现挂职担任丽水庆元农业局副局长、中药材办公室主任;浙江省畲药科技创新平台首席专家。曾被评为“浙江省优秀科技特派员”称号。主要研究领域:中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药材育种与快繁、林下中药与基地推广及中药产品开发研究。
中药学 周桂芬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中药品质评价 副教授 学术型 2001年7月获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同年进浙江中医药大学工作。2008年7月获浙江中医药大学博士学位,师从吕圭源教授。目前主要从事中药资源和质量评价等研究,主持国家级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3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0多篇。
中药学 周伟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中药活性物质次生代谢合成分子调控、药用植物功能基因组学、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创新利用、药用活性物质合成生物学 副教授 学术型 校5151远志优青人才。现任职于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中草药栽培与鉴定教研室。主要研究方向:中药植物栽培生理、药用植物活性物质次生代谢合成分子调控与基因组学。2010年博士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2018年留学于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植物基因组研究中心。任职以来,主持研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级和厅级等各类项目共计10余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6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研究论文25余篇,SCI收录9篇,获批国家发明专利4项。2014年以来作为省级科技特派员在温州泰顺开展科技服务工作,被评为省级优秀科技特派员。
中药学 桑夏楠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中药炮制学,天然药物化学 助理研究员 学术型 2018年6月获得沈阳药科大学天然药物化学专业博士学位。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4篇,并获得授权专利一项。2018年11月就职于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药炮制学和中药化学。现主持国家级自然科学青年基金一项,参与国家级自然科学基金一项。
中药学 傅惠英 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中药药理与肿瘤免疫 副研究员 学术型 浙江中医药大学中药新产品开发专业学学士学位;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基础专业硕士学位;浙江中医药大学与浙江大学联合培养中药药理学专业博士; 浙江大学基础医学院博士后;杜克大学医学中心免疫系/肿瘤研究中心-肿瘤免疫细胞治疗实验室访问学者。现就职于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从事重大疾病细胞信号模型构建及相关中药药理研究,担任中心实验室副主任、校级研究所副所长及浙江省中管局中西医结合重点实验室后备学科带头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获省部级课题1项;获得省部级科技奖2项、厅局级科技奖2项;兼任中国抗癌协会中西医整合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中西医结合中药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抗癌协会肿瘤精准诊治专业委员会委员。入选浙江省卫生高层次人才医坛新秀培养对象和浙江中医药大学5151人才培养工程“远志优青”培养对象。
中药学 高建莉 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科学院 中药药理学、肿瘤药理学 研究员 学术型 澳门大学生物医药博士,美国芝加哥大学分子药理学博士后。现为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科学院药学科研中心办公室主任。浙江省高等学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浙江省科技特派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中药药理学”后备学科带头人。中国药理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药理专业委员会第一届青年委员常委,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中医免疫疾病分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实验药理分会委员,中国药理学会肾脏药理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中药专业委员会秘书。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4项,国家自然基金海外合作项目国内合作人。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多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多数为SCI收录。现任SCI杂志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 副主编,Chinese Medicine青年编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审专家。有生物医药、中药学、分子药理学等专业背景。在肿瘤的中医药防治、中药抗肿瘤药物作用机制研究、中药心血管保护药物作用机制研究、干细胞分化诱导等研究领域有丰富研究经验。
中药学 葛卫红 浙江中医药大学中药饮片有限公司 中药药理与新产品开发研究 教授 学术型 浙江中医药大学中药炮制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浙江中医药大学中药饮片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炮制三级实验室主任、浙江省省属高校重点实验室—中药体外代谢研究实验室和中药炮制实验室负责人。曾作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访问学者。主要从事中药饮片质量标准研究、中药药理及新药开发,以及中药饮片企业管理,主持或作为主要成员参与了国家级、省部级等项目等50多项;发表论文100多篇,获得发明专利多项,参与编写教材多部。获得奖励多项。
中药学 李昌煜 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科学院 中药药理与新产品开发研究、中药神经药理 教授 学术型 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浙江省151第一层次人才。现为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科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中华中医药学会科研产业化分会常务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委员,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保健与康复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临床药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中医药学会理事,浙江省药理学会理事、副秘书长,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药物警戒》、《中国实验方剂学》等杂志编委。
长期从事中药药理及中药新产品研究开发工作,致力于运用现代科技方法揭示中药作用及其机制,在此基础上研究开发新产品,在抗痴呆、抗病毒中药研究等方面具有丰富经验。近5年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重点专项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浙江省中医药现代化专项1项,已经完成“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课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省部级课题10多项。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SCI收录10篇),合作专著5部,副主编教材2部。已培养博士后2名,博士研究生5名,硕士研究生49名。
中药学 李美芽 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科学院 中药抗炎,抗肿瘤 高级实验师 学术型 201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博士学位,主要从事细胞生物学,中药药理学研究,工作以来主要研究了抗炎,抗肿瘤中药药理,主持国家级项目一项,省部级项目2项,发表核心以上论文10余篇,其中SCI论文7篇。
中药学 刘景根 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阿片类药物成瘾的细胞和分子机理研究和低成瘾性阿片类镇痛药和戒毒药物开发 研究员 学术型 长期从事阿片类药物成瘾的细胞和分子机理研究和低成瘾性阿片类镇痛药和戒毒药物开发。先后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基金重点项目、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和面上项目资助。在Mol Psychiatry, Embo Mol Med, J Neurosci等国际著名期刊发表SCI学术论文60余篇,已获得国际发明专利1项, 国家发明专利6项。被聘为“中科院特聘研究员”,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上海领军人才”,获药明康德生命化学奖,获政府特殊津贴。现兼任国际麻醉药品(阿片类)研究学会执委会委员、中国神经精神药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生化和分子药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心理学会生理心理学会理事、河南省天然药物与免疫工程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和上海市第二届禁毒专家委员会委员等。
中药学 阮叶萍 浙江中医药大学 中药药理与新产品开发研究 教授 学术型 学校年度考核多年优秀,曾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从事教育教学及管理工作20年,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基金2项、省部级项目2项,作为主要成员参加国家自然基金5项;发表学术论文18篇,其中6篇SCI收录;主编省重点教材1部,副主编2部,担任国家规划教材编委2部;主持获得浙江省中医药科技创新奖1项;参与浙江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3项,厅局级奖项4项;承担本科和研究生教学工作,教学效果良好,曾获浙江省教坛新秀、浙江中医药大学教坛新秀等称号;担任硕士生导师和本科生指导工作,培养硕士研究生8名,担任班主任工作8年;兼任浙江省毒理学会理事,为浙江省151第三层次培养对象。
中药学 寿旗扬 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中药抗炎免疫药理与肿瘤免疫药理研究 研究员 学术型 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附属二院中心实验室主任/校级泌尿男科研究所副所长。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中药新产品开发专业学士学位;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基础兽医专业硕士学位;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中药学博士;杜克大学医学中心免疫系/肿瘤研究中心-肿瘤免疫细胞治疗实验室访问学者。从事中药抗炎免疫药理与肿瘤免疫药理研究。主持国家自然基金3项、省部级课题3项;获得省部级科技奖3项、厅局级科技奖6项;在JCI insight、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 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等SCI期刊发表20余篇。申请和授权国家发明专利7项,主要社会兼职有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实验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基础与转化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中医药学会中医临床研究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专家。入选省卫生高层创新人才、省15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和浙江中医药大学5151人才 “远志杰青”培养对象。
中药学 王辉 浙江中医药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 中药学 副研究员 学术型 浙江中医药大学科研部常务副部长。主要研究: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围绕中药治疗代谢性疾病开展药理、药效等科学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浙江省科技厅公益性项目1项、浙江省卫计委科研项目1项;获得浙江省中医药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次;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的学术论文20余篇。主要经历:2003年留校在动物实验研究中心从事科研实验工作,2008年晋升为助理研究员,2010年获得中药药理学专业硕士学位;2010年任学校科研处计划管理科科长,从事科研项目申报、验收等工作,期间1年在科技部科技人才中心挂职锻炼;2014年任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副处长(主持工作),从事科研平台、仪器设备、实验室安全等工作,其中2015年晋升为副研究员;2017年任处长,2018年参加了第16期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习并获得优秀学员称号;2018、2019年作为教育部实验室安全检查专家组成员参加现场检查。
中药学 袁强 浙江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 中药品质评价及新药研究 教授 学术型 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员,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现任浙江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院长,研究生工作部部长;浙江省中医药学会中药分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浙江省研究生教育学会常务理事。从事中药学教学、科研工作30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科技厅重点项目1项,浙江省中药现代化专项2项,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项目1项,省教育厅、卫生计生委项目多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浙江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浙江省中医药科技成果奖二等奖2项;主编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1部,出版专著2部,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SCI收录8篇。曾在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分管教学科研工作多年,获“浙江省高校优秀教师”、“联邦医学奖教金”、“优秀授课教师”等荣誉。
中药学 王奎龙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中药炮制研究 助理研究员 学术型 从事中药炮制过程中化学成分转化规律及毒效相关性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探索项目Q、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科研基金项目课题等 ,在Phytomedicine、 Journal of Cellular Physiology、 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 Natural Product Research、 Molecules、Biochimie 等期刊上发表多篇 SCI 论文。
中药学 冯岳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药用植物活性成分合成途径关键酶解析与合成生物学 助理研究员 学术型 从事丹参等药用植物次生代谢合成途径解析方面研究,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青年基金1项,浙江省公益基础研究计划1项,发表论文6篇,授权发明专利3项。
中药学 朱志红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药物新剂型与新技术、靶向递药系统的研究 讲师 学术型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人才项目青年科学基金一项,校级重点项目两项,入选浙江中医药大学“5151远志人才项目”--“远志优博”。在Pharmacological Research、molecular pharmaceutics等中英文杂志发表文章10余篇,授权专利3项
中药学 刘俊秋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抗炎与免疫调节类中药活性物质挖掘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助理研究员 学术型/
专业型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中药学博士,助理研究员。浙江-日本脑部重大疾病中西医结合数字诊疗及装备联合实验室副主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方药量效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抗炎与免疫调节类中药活性物质挖掘及其作用机制研究。任职以来,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了国家自然基金青年项目1项,浙江省中医管理局项目2项,校级课题2项,累计经费40万,累计发表SCI论文8篇,中文2篇。
中药学 苏洁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中药抗代谢性心血管疾病药理研究和产品开发;中药抗衰老保健功能基础研究和健康产品研发 副研究员 学术型/
专业型
中国药理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药理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长期从事中药药理和新产品开发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青年基金项目、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青年人才基金项目等8项,发表论文80余篇,参编中英文著作2部。获得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中药新药临床批件、授权发明专利等。
中药学 李华强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植物和真菌新颖次生代谢产物的发现;药用植物治疗慢性疾病的物质基础、作用机制及靶点的研究 助理研究员 学术型 博士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基础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2020年12月至2021年9月在上海大学工作,2021年11月入职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专业为天然药物化学。
浙江中医药大学“5151远志人才工程”的“远志优青”引进人才。在Organic Letters,The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Journal of Natural Products等专业权威期刊上发表SCI论文2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9篇。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24万),申请发明专利2项。
中药学 李清林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中医药抗肿瘤研究 副教授 学术型 中国科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和中国科学院医学所科研部主任,医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兼秘书,伦理委员会委员;浙江省卫生高层次人才;浙江省“十三五”中医药重点专科“中药临床药学”专科学术继承人;世界中医药学会整合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感染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中西医结合整合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老年医学会中医肿瘤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浙江省乳腺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抗癌协会肿瘤病因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预防医学会甲状腺疾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数理医学会中医人工智能分会委员,担任Frontiers in Cell and Developmental Biology、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Phytomedicine、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等杂志审稿专家,和《肿瘤学杂志》、《中国现代应用药学》《肿瘤药学杂志》等杂志编委、青年编委。
中药学 吴建军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天然多糖化学及其生物学方向研究 副教授 学术型/
专业型
主持及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项目及各类厅局级项目等10余项,授权中国发明专利2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身份在《CARBOHYD POLYM》,《INT J BIOL MACROMOL》,《J FUNCT FOODS》,《CHIN J NAT MEDICINES》,《中草药》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5篇,其中在多糖化学研究领域TOP期刊《CARBOHYD POLYM》发表论文5篇,单篇最高引用次数过百,以编委身份参与人卫版“十四五”规划教材《中药化学》编写
中药学 张凤玲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从事光动力治疗抗肿瘤、抗病毒研究 讲师 专业型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浙江中医药大学优秀博士人才项目1项,浙江中医药大学优秀青年培育计划项目1项,参入国基金面上项目1项,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科技厅项目1项;在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Drug Discovery Today、Chemical Communication等国际期刊发表SCI论文6篇,《药学学报》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篇;参编教材5部;授权发明专利4项。
中药学 郑承剑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中药及其内生菌的活性物质与功能 教授 学术型 主持科技部重大新药创制专项、863计划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青年、联合基金重点项目等15项课题,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含共同)在Angew. Chem. Int. Ed.等期刊发表SCI论文61篇(单篇IF最高15.3),授权专利19项(第一发明人12项),主编、副主编教材专著4部。曾获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军队医疗成果奖三等奖、上海药学科技奖二等奖和三等奖、新疆药学科技奖二等奖以及上海市中西医结合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奖项。
中药学 赵琦明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中药分析新方法及中药药效物质研究 副教授 学术型/
专业型
浙江大学化学系分析化学专业博士,浙江中医药大学中药学博士后。长期从事离子色谱分析和中药药效物质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浙江省博士后科研项目择优资助、浙江省教育厅科研基金等多项课题,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ACS Sustainable Chemistry & Engineering, Talanta,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等国际期刊发表研究论文11篇。入选浙江省高校领军人才培养计划,浙江中医药大学远志优青人才培养计划。
中药学 郝小龙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中药生物技术、药用植物代谢调控 副研究员 学术型/
专业型
浙江省“高校领军高层次拔尖人才”,浙江中医药大学“5151远志优青”。长期从事药用植物生物技术方向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和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探索项目1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含共同)在国际知名期刊如Journal of Advanced Research (IF=10.479),Horticulture Research (IF=6.793), 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 (IF=6.023), 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 (IF=5.753), Industrial Crops and Products (IF=5.645, 2篇) 等发表高水平SCI论文9篇(其中,TOP期刊4篇,>5分有6篇)。
中药学 郝敏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中药饮片质量标准及炮制机理研究 助理研究员 学术型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等,在《Phytomedicine》、《Molecules》、《中草药》、《中国中药杂志》等国内外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一篇中草药杂志论文入选2021年度“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F5000)”。
中药学 洪春兰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基于模式生物秀丽线虫开展神经精神疾病、免疫相关疾病等的分子机制研究以及药物筛选和研发 讲师 学术型/
专业型
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青年基金1项。在 Plos Biology, Trauma, Violence, & Abuse, 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 Scientific reports等 SCI 期刊发表 10 余篇,同时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专家。
中药学 韩冰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中药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助理研究员 学术型/
专业型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1项,校级基金项目1项,以第一(含共一)作者发表SCI论文9篇,申请发明专利2项。
中药学 韩欣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中药炮制抗肝纤维化增效的机制研究 助理研究员 学术型 主要从事中药炮制抗肝纤维化增效的作用研究。主持国家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青年人才基金项目1项,主持浙江中医药大学人才专项1项,在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Phytomedicine、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等杂志发表SCI收录论文多篇,并担任Acta Materia Medica青年编委。
中药学 睢宁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中药资源与品质评价、药用植物栽培生理生态 副教授 学术型/
专业型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浙江省博士后科研项目择优资助、浙江省公益技术应用研究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中药资源普查专项课题等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科研经费累积超过200万元,发表学术论文25篇,其中SCI论文8篇,中科院一区论文3篇。担任浙江省科技特派员,杭州市、宁波市科技特派员,浙江中医药大学富阳技术转移中心驻站专家,参编浙江省、杭州市地方标准3项。指导学生获得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3项,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暨新苗人才计划1项。
中药学 Shivraj Hariram Nile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食品化学,药食活性成分提取分离及活性评价 副教授 学术型/
专业型
担任Current 《Pharmaceutical Analysis》、《Associate editor for Combinatorial Chemistry & High Throughput Screening》、《Associate editor E-Food》、《Associate editor for Combinatorial Chemistry & High Throughput Screening》、《Guest editor-Food Bioscience》、《Guest editor-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等国际期刊编委。
中药学 张芯 浙江中医药大学 1.中医药防治心系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2.中药植物精油的药性与药效研究 副教授 学术型 2015年毕业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专业,现为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临床中药学教研室专任教师,中药植物精油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成员。任中国民族医药协会健康科普分会理事,浙江省中医药学会膏方分会青年委员。
长期从事中医药防治心系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持参与省部级及其他科研项目多项。在《BMC MICROBIOLOGY》、《Scientific Reports》、《中华中医药杂志》、《中医杂志》等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项。参编全国中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创新教材1部;获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
中药学 赵英永 西北大学 中药化学成分、肾保护药理学、系统生物学等方面研究 教授 学术型 医学博士、药理学博士后、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副院长、西部资源生物与现代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西北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曾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中国药理学会第十五届施维雅青年药理学家奖 、中国药学会-赛诺菲青年生物药物奖、第九届陕西省青年科技奖 ;Frontiers in Medicine副主编、Pharmacognosy Magazine 编辑、Scientific Reports高级编委、American Journal of Nephrology、Molecular Medicine Reports、Experimental and Therapeutic Medicine编委;主要从事慢性肾脏病的发病机制及中药抗肾间质纤维化研究。研究内容涉及中药化学成分、肾保护药理学、系统生物学等方面研究。
中药学 李洪玉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同德医院 中药质量评价及新药开发研究 研究员 学术型 浙江省“151人材工程”入选者,浙江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浙江省药学会中药与天然药化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中医局专家库成员。从事中药化学、成分分析、质量控制和新药开发等研究工作。国家“九五”攻关项目“桑白皮质量标准规范化研究”,获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浙江省中医药科学技术创新奖一等奖。省自然基金项目“用细胞与分子学新技术开发新药及研究药物作用机理”,获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浙江省中医药科学技术成果奖二等奖。国家“九五”攻关项目“长必安胶囊抗大肠癌转移的研究”,获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浙江省中医药科学技术成果奖一等奖。国家“十五”攻关项目“白术种质资源及评价研究”获浙江省中医药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省科技厅项目“白术栽培中成分质控体系的建立”,获浙江省中医药科学技术奖三等奖;省科技厅项目“治疗失眠中药新药-松针滴丸的研制”,获浙江省中医药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发表论文30余篇。
中药学 朱婉萍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同德医院 天然产物活性研究及新药开发 研究员 学术型 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基础研究所副所长,硕士生导师,浙江省151人才。从事天然药物活性物质的提取分离及活性研究,主持完成了国家自然基金、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等各类课题多项,获发明专利十余项,新药证书一项,浙江省科学技术二等奖4项,主编出版论著3部,发表各级期刊论文几十余篇。
中药学 叶益萍 杭州医学院 中药活性成分研究及新药开发 研究员 学术型 研究方向为天然先导化合物的发现与优化,就职于杭州医学院。
中药学 王胜浩 杭州医学院 缓控释制剂研究 研究员 学术型 药剂研究室主任、省新药审评专家组成员。主要从事聚合物-药物可注射控释给药系统和口服控释给药系统的核心处方、体内外药物递释特性及机理研究。主持了国家自然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省科技厅重点项目、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项目,浙江省卫生高层次人才等多项应用基础研究课题;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省医药卫生科技创新二等奖1项和国家发明专利5项,作为主要参加者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其中SCI收录4篇,其他一级杂志收录论文近20篇);作为主要负责人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新药证书3张、临床批件2张以及国家标准3个。
中药学 黄璐琦 中国中医科学院 分子生药学,中药资源学 研究员 学术型 2015年入选中国工程院院士。1995年获北京大学医学部(原北京医科大学)博士学位,1992年起在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工作至今。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常务副院长、中药研究所所长,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中药)合作中心主任,国务院中医学、中药学第六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中药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生态学会中药资源生态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鉴定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中药杂志》副主编等。为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常务委员,北京市青年联合会副主席,中央国家机关青年联合会常务委员。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常委。
中药学 唐克轩 上海交通大学 中草药生物技术,合成生物学 教授 学术型 英国诺丁汉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博士学位。1996-2003年在复旦大学遗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 2003年调入上海交通大学,曾任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院长(2003-2012),现任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植物生物技术研发中心主任、复旦-交大-诺丁汉植物生物技术研发中心主任。教育部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04)、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2004)、上海市领军人才(2007)、瑞典林奈大学名誉博士(2012)。兼任国际园艺学会观赏植物分会副主席、上海市生物工程学会副理事长、青蒿素产业联盟理事长;担任多家SCI期刊副主编或编委,曾任国家863计划农业与生物领域生物技术主题专家和重大专项专家(2001-2005)。
中药学 王如伟 浙江康恩贝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中药新药开发、产业化及国际化 教授级高工 学术型 日本岛根大学医学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家药典委委员、博士生导师、浙江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兼职教授/硕导。现任浙江康恩贝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总裁,入选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重点层次,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入选浙江省万人计划。在国家药品标准制订、中药制药关键共性技术、中药提取分离中试平台建设、药品生产全过程质量控制体系建设、微丸释药系统关键生产技术建设方面成绩显著,积极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技术成果,促进产品结构优化升级,合计创造利润2亿多元,承担国家级项目十多项,合计获得各级经费4000多万元。
中药学 马临科 浙江省食品药品检验院 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和质量分析评价 副主任中药师 学术型 现任中国中药协会中药质量与安全专委会委员、浙江省中医药学会中药分会委员、浙江省药学会中药天然药物专委会委员、浙江省药品审评专家等。主要从事中药质量分析与评价研究、标准研究制定、外源性有害物质残留等研究工作。为国家药监局中成药质量评价重点实验室核心团队成员。主持承担了2010年版、2015年版中国药典延胡索等10余个中药材及中成药标准起草,《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英文版)编委。主持或参与“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药有害残留物检测技术研究平台”、国家中管局中药标准化项目“参麦注射液标准化建设”、浙江省重大研发计划项目“银杏叶滴丸二次开发研究”、国家食药总局审评审批制度改革课题等多项课题研究。获省中医药科学技术一等奖、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参编《中国法定药用植物》、《法定药用植物志》(以上为副主编)以及药典配套丛书《中药材薄层色谱彩色图集》等著作5部,发表论文30余篇。
中药学 张小波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 中药资源 副研究员 学术型 主要从事中药资源调查、区划、监测和评估等研究工作工作。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中药资源普查办公室副主任。作为核心技术成员编制了《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研发了“全国中药资源普查信息管理系统”,服务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工作。牵头科研项目6项,以第1或通讯作者发表科研论文36篇;编研出版了《中国中药区划》、参编专著13部,其中副主编7部;获得软件著作权23项;获得授权专利2项;获得排名前3的省部级二等以上科学技术奖励4项;获得中国自然资源学会青年科技奖。
中药学 周建良 杭州师范大学 中药药效物质及质量评价 副研究员 学术型 中国药科大学生药学博士,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博士后,杭州师范大学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从事中药药效物质及质量评价研究。现兼任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中成药质量评价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浙江省科技专家库成员、首批浙江省标准创新贡献奖评审专家、浙江省药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分析测试协会细胞生物与生化专委会委员、浙江省药品GMP检查员、J Chromatogr B、J Pharm Biomed Anal、J Liq Chromatogr Relat Technol等学术期刊审稿专家。
中药学 潘旭旺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杭州西溪医院 新型靶向递药系统、创新制剂及新技术研究 副主任中药师 学术型/
专业型
浙江省药物制剂专委会委员、浙江省中药与天然药物专委会青年委员;入选杭州市“131”中青年人才培养计划、杭州市西溪医院“123”人才培养计划,获优秀工作者、优秀党员等荣誉。
长期从事药物研发和药品质量管理工作,先后主持国自然基金和省基金各1项,主持和参加其他省市各级研究项目10余项,发表SCI、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主持及主要参与研究的课题获浙江省中医药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申请专利10余项,目前获授权专利7项。
生药学 朱波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1、植物共生菌提升中药品质的生物学机制;2、中药品质评价及资源开发利用 副研究员 学术型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青年创新人才等项目10余项,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论文26篇,其中SCI收录10篇,第一发明人获国家发明专利4项,主编专著1部。第一指导老师获第十二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铜奖(国家级)1项、浙江省“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一等奖1项、浙江省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铜奖各1项。获2021年浙江省第十二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1项,省科技兴林奖一等奖、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奖项5项。
生药学 浦锦宝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同德医院 药用资源品质评价及可持续利用 研究员 学术型 现任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药用资源研究中心主任,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磐安分院院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化学(三级)实验室主任,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资源学重点学科带头人、蚕业资源药用重点实验室主任,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指导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资源学、中药化学、中成药分会委员,浙江植物学会理事,省中医药学会中药分会、中药资源与鉴定分会委员等,浙江省151人才。从事中药资源品质评价及利用研究。主持和参与各类纵向课题30余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4项,省部级重点项目5项。负责省内5县中药资源普查。主持和参与多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药用资源及大型真菌多样性调查。建设中药材栽培基地多个,制定白芍、前胡、三叶青、香茶菜等10余种中药材的规范化生产SOP以及药材质量标准。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浙江省科技进步奖3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项,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5部。研制中药新药3项,开发保健食品多项。
生药学 王娜妮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同德医院 中药药效物质,中药质量分析 副研究员 学术型 主要从事抗骨质疏松中药药效物质、中药质量控制研究。现为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副研究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1项以及多个省部厅局级项目,获省中医药科学技术奖等奖励。第一/通讯作者发表相关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20余篇,获授权专利9项,目前为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药鉴定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畲医药分会常务理事、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等。
生药学 王志安 浙江省中药研究所 中药材新品种选育及规范化种植研究、中药资源保护及利用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学术型 毕业于浙江农业大学遗传育种专业,2002年被聘任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浙江省中药研究所董事长兼总经理,兼任浙浙江省药学会副秘书长及中药与天然药物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浙江省中药饮片产业协会秘书长等职。长期从事中药材遗传育种、规范化栽培、资源保护及利用等科研与管理工作。现为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是浙江省“十二五”、“十三五”农业新品种选育重大专项“中药材新品种选育”首席专家。已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课题“杭白菊规范化种植及综合利用研究”等国家及省部级重大项目10余项,其中“浙八味良种选育及规范化基地建设与示范”获浙江省科学技术二等奖,“浙南道地药材温郁金、温山药品种选育及标准化生产技术研究与应用”获省科学技术三等奖,已发表论文8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9项,编著出版《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养殖)技术指南》、《药用植物育种学》等专著和教材8册,主持选育“浙贝3号”等13个中药材新品种获得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证书,育成品种累计推广10万亩以上。
生药学 韩婷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中药资源及品质 教授 学术型 海军军医大学(原第二军医大学,上海)药学院生药学教研室教授、副主任、硕士生导师。为“全军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上海市2018年度“浦江人才”,上海市植物学会“优秀青年学者奖”获得者,第二军医大学A级优秀教员,“5511”人才库优秀青年后备人才。已发表论文9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60余篇,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42篇,在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等IF>5的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主编或参编教材专著10部。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7项,授权8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上海市科委中药现代化专项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8项。研究项目曾获教育部创新成果二等奖、上海市中西医结合科技进步一等奖、上海市药学科技二等奖、三等奖、中华医学会科技成果三等奖、军队医疗成果三等奖等奖项。目前已指导本科生获全国药苑论坛一等奖、二等奖各1人次;指导研究生获教育部全国中药学博士创新论坛一等奖、上海市药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上海市植物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6人次等奖项。
药剂学 李大鹏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中药新剂型与新技术研究 教授/院士 学术型 中共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研究员、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药学系(现复旦大学药学院)。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国家特殊津贴专家,浙江康莱特集团董事长、总工程师,俄罗斯联邦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和俄罗斯联邦医学技术科学院外籍院士,浙江省高等学校教育指导委员会中药学学科主任委员。研究方向:中药制药学。
药剂学 李范珠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药物新剂型及新技术的研究、新型给药系统及靶向制剂的研究 教授 学术型 理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导,博士后合作导师,浙江省教学名师;2002年作为浙江省特殊人才引进至浙江中医药大学。曾任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院长,现任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科学院副院长,浙江中医药大学浙八味(道地药材)研究所所长。现担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制剂重点学科”负责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制剂三级科研实验室”主任,教育部国家特色专业“中药学专业”负责人,浙江省中药学重点科技创新团队学术带头人,浙江省一流学科药学学科负责人,浙江省精品课程《中药药剂学》负责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同行评议专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总局中药新药评审专家,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办评审专家;担任《药学学报》、《中国药学杂志》等中文核心期刊杂志编委及《中国现代应用药学》中文核心期刊杂志副主编;《Int J Pharm》、《Urology》、《Pharm Res》等6种SCl杂志评审专家。主编《中药药剂学》、《药剂学》等国家规划教材。参编研究生国家规划教材《中药药剂学专论》;参编著作《中华医学百科全书》、《中药新技术与新剂型》等。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SCl论文50余篇),授权专利12项,新药研发2项。
药剂学 石森林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药物新剂型及新技术研究 教授 学术型 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浙江省151人才,浙江省“十三五”一流学科(A)中药药剂方向带头人,浙江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科带头人。现为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副院长,浙江道地中药产业化协同中心副主任,浙江中医药大学浙八味研究所副所长,浙江中医药大学新型药物递送系统实验室负责人;兼任浙江省生物医药块状经济转型升级专家服务组专家,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药药剂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经皮给药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美国药剂学科学家学会(APPS)会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药剂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华中医药学会产学研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标准化协会中医药分会理事。从事中药提取、纯化和制剂新技术、中药固体制剂评价技术、中药皮肤黏膜给药研究,中药新药、保健品、化妆品等产品开发等工作。已主持或作为主要人员承担国家、省部、厅局级项目50余项,主持国家级2项、省部级科研课题9项;获得国家、省部、厅局级奖励9项;编写学术专著、教材7部;参加中药新药研究6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8项;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以第一作者与通讯作者近100篇。
药剂学 魏颖慧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中药多组分新型给药系统研究 教授 学术型 2002.7-至今 浙江中医药大学制剂与炮制教研室工作;2014.7-2015.7 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访问学者;2017.4-2014.10 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访问学者。浙江省151人才第三层次培养人员,中华医学会中药制剂分会委员、浙江省药学会制药工程学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专家、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药多组分多靶点新型递药系统研究。近年来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0余项,其中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81873018、8137398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30902007)、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项、浙江省科技厅项目1项。近5年已发表科研论文20余篇,其中SCI收载10篇;获浙江省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浙江省中医药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参编教材2部;获授权专利5项。
药剂学 吴素香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药物新剂型及新技术研究 教授 学术型 从事中药药剂学、新药研究与开发等课程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药制剂工艺与质量控制,中药新剂型与新技术。中华中医药学会中成药分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制剂分会委员等。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4项;参编学术专著1部。主持省部级课题5项,厅局级课题多项;参加国家级、省部级、厅局级课题多项。获省科技一等奖1项,厅局级科技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主持研发并获得新药证书1项,参加新药研发多项。
药剂学 熊阳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药物新剂型及新技术研究 教授 学术型 浙江省151第三层次人才,浙江省师德先进个人,校远志杰青。2008年7月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2012-2013,作为教育部骨干访问学者在复旦大学药学院访问学习; 2014.6-2015.6、2017.12-2018年两次进入美国北卡大学教堂山分校(UNC)访学,从师著名的黄力夫教授,研究方向为肿瘤联合给药及其给药系统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厅级课题多项;申请并授权相关专利三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J Control release、Nanomed-Nanotechnol等杂志发表SCI论文五十余篇。参编教材九部,其中三部为副主编。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审专家、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科技厅等评审专家。任Theranostics、Molecular Pharmaceutics等杂志的审稿专家,AJPS杂志青年编委、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编委。现任浙江省药学会化妆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药与天然药物专业委员会青委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药学会药剂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药剂委员会青委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女科技者协会会员,浙江省青年高层次人才第一届理事。
药剂学 谷满仓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中药靶向递药系统构建及体内外评价 教授 学术型 博士毕业于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大鹏教授。曾以访问学者身份赴美国密歇根大学药学院进修,后经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赴哈佛大学达纳法伯癌症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曾在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挂职,担任项目主管。入选浙江省院士结对培养英才计划,浙江省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药剂学,钱江人才B类,浙江中医药大学5151人才,浙江中医药大学“十三五”新兴特色-药剂学专业执行负责人。现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审专家、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科技厅评审专家,浙江省药审中心现场评审专家, 教育部高等学校中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药学专业核心课程负责人;药学学报、中国现代应用药学、Oncogene、Investigational New Drugs、Anti-cancer drugs等杂志的审稿专家;中医药行业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浙江省发明协会委员,浙江省药学会药剂专业委员会委员、秘书,药剂委员会青委会委员。
药剂学 穆朝峰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药物制剂新剂型与新技术 副研究员 学术型 主要从事新型控释靶向制剂技术、分子药理学、药物动力学/药效动力学(PK/PD)等方向研究,毕业于沈阳药科大学,先后留学韩国和美国,已发表学术论文超过30篇,总引用次数1100余次。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在Clinical Cancer Research、Biomaterials、Molecular Pharmaceutics、Molecular Cancer Therapeutic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armaceutics等相关领域国际权威期刊,单篇最高引用次数近200次。
药剂学 郑杭生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中药经皮吸收新剂型及其体内过程 副教授 学术型 分别于1998、2001年,于沈阳药科大学获理学学士与硕士学位(师从毕殿洲教授);2001-2011年,于上海中医药大学任教,2011年10月至今于浙江中医药大学任教;2006于上海中医药大学获得中药学博士学位(师从徐莲英教授),主研中药皮肤用脂质体的研究。自2007年5-11月在SFDA药品审评中心参加药品审评。2008年4-7月赴英国伦敦都市大学访问学习。2018.3-2019.3,以访问学者身份赴丹麦根本哈根大学留学,学习微流体技术。工作期间研究兴趣与项目集中于囊泡(脂质体)经皮/皮肤给药制剂的制备与体内外吸收/渗透特性及安全性研究;主要利用技术:药物动力学的微透析研究、皮肤吸收/渗透特性的激光共聚焦研究、纳米囊泡的微流体制备;主持或参与了教育部、市教委、市科委与国家自然基金课题数项,其中主持四项。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armaceutics》、《Materials Science & Engineering C》、《药学学报》、《中草药》等国内外核心期刊共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三项。参与编写国家级教材四部、校级教材一部。
药剂学 张婷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药物递送系统、中药新剂型新技术研究 讲师 学术型 主要从事纳米制剂的研究,围绕脂质体、纳米粒、纳米乳剂等制剂的处方、制备方法、质量控制、药效学、免疫学、药动学、组织分布等方面开展了系统而深入的工作,目前主持国家级自然科学基金1项,校级基金项目2项,参与国家、厅级项目多项。从事中药靶向系统和中药制剂新剂型研究,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 5篇,授权专利1项。担任浙江省药物制剂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世界中联经皮给药专业委员会理事。
药剂学 朴寄纲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新型给药系统及靶向制剂的研究 讲师 学术型 主持国家自然基金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1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共发表SCI论文23篇;2021年,荣获浙江省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浙江省毒理学会科技个人奖。
药剂学 彭梦云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醋制柴胡肝靶向作用与肝纤维化治疗 助理研究员 学术型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1项,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青年人才基金项目1项,浙江中医药大学自然科学青年探索项目1项。发表论文12篇,其中以一作在Advanced Materials,Nano Research,ACS Applied Materials&Interfaces,Nano Letters,ACS Applied Bio Materials等期刊上发表论文5篇。
药剂学 吴迪 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科学院 智能响应型纳米递药系统研究 副研究员 学术型 2019年博士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学系(导师:方文军教授),2021年浙江大学药学院博士后出站(导师:陈忠教授),曾受国家公派赴新加坡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联合培养(2017-2018)。主要从事智能响应型纳米递药系统研究,目前已以第一作者身份在Chemical Society Reviews , Science Advances, 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 Materials Horizons, Biomaterials等高水平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平均影响因子17.2。主持国家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博士后基金特别资助等课题多项,入选浙江省高校领军人才培养计划(高层次拔尖人才)等人才项目。
药剂学 田静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西溪医院 药物新剂型及新技术研究 主任药师 学术型 主攻药物新剂型及新技术研究,就职于附属杭州西溪医院。
药剂学 张幸国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药物新剂型及新技术研究 主任药师 学术型 现任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北仑分院院长。兼任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主任委员、浙江省医院协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浙江省医院药事管理质控中心常务副主任、浙江省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院协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名誉委员、中国执业药师协会理事,担任《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中国药房》杂志主编、《药品评价》杂志副主编、《中国药学杂志》、《中国临床药学杂志》、《药学服务与研究》杂志编委等。作为省医学重点学科“临床药物治疗学”、中医药重点学科“中药临床药学”的学科带头人,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医院药学实践、临床药学以及药物不良反应、药物新技术和新剂型等领域的研究。承担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部共建项目在内的各类科研项目20余项。自2004年以来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收录30余篇。获浙江省中医药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浙江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浙江省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
药剂学 蔡鑫君 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药物新技术与新剂型研究 副主任药师 学术型 2006年7月年毕业于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获药学学士学位,2009年7月毕业于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获中药学硕士学位,2009年8月进入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药剂科工作,目前为杭州市131中青年人才培养计划第三层次培养人选,浙江省药学会医院药学委员会青年委员,浙江省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青年委员,杭州市药学会理事,浙江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中国现代应用药学》青年编委。目前主要研究方向:1.抗肿瘤药物靶向给药系统的研究;2. 抗结核药的药效学、药代动力学研究。熟练掌握实验动物学、细胞及分子生物学的基本实验技能。主持完成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LYY18H300001),浙江省公益性技术应用研究计划项目(2015C33286),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计划项目(2020KY741),浙江省中医药科学研究基金计划(2015ZA148、2017ZA109),主要成果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在《Drug Deliv Transl Res》、《AAPS PharmSciTech》、《Front Oncol》、《Lat Am J Pharm》、《Braz. J. Pharm. Sci》等杂志。
药剂学 李海燕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 制剂新剂型和药物释放分子机制 副研究员 学术型 就职于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药理学 陈忠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慢性脑病的发病机制及中西医诊治靶点研究 教授 学术型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浙江省首批卫生领军人才,浙江省151人才重点培养层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和教育部创新团队的核心骨干,浙江省神经药理学与转化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
主要研究方向为脑缺血和癫痫的发病机制及药物治疗靶点的研究。特别是近年来,利用光遗传学及多通道脑电等技术,研究癫痫发病的神经环路及分子机制,并进行抗癫痫药物的开发。此外,还研究脑内组胺及其受体在缺血性脑损伤过程中的作用及自噬相关机制。先后主持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联合项目、三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Neuron,Nature Communications,Nature Nanotechnology,Annals of Neurology, Progress in Neurology, Molecular Psychiatry, Biological Psychiatry, Journal Experimental Medicine, Cell Report, Journal of Cell Biology, Chemical Society Review, Pharmacology Therapeutics等期刊发表 SCI 学术论文300余篇,论文被引用超过 10000次,8篇被F1000推荐。培养全国优博提名奖学生1名,浙江大学竺可桢奖学金获得者2名。获得浙江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参与编写著作14部(其中主编3部,副主编4部);获授权专利6项。
为中国药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神经科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药理学会神经精神药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药理学会生化与分子药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药学会应用药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Clinical Complementary Medicine and Pharmacology》主编、《Neurochemistry International 》《Neuroscience Bulletin》《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副主编,《CNS Neuroscience & Therapeutics》《Current Neuropharmacology》《Acta PharmacologicaSinica》《Experimental Neurology》《药学学报》《中国药理学通报》编委。
药理学 汪仪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癫痫发病机制与中西医药物靶点研究 研究员 学术型 国家优青,中国科协青托项目获得者。浙江省神经药理学与转化研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浙江大学兼任专家,浙江省药学会药理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抗癫痫协会常务理事。《Neurobiology of Disease》、《Neurochemistry International》国际期刊编委,《Neuroscience Bulletin》的首届青年编委。
本科及博士均毕业于浙江大学药学院,随后在浙江大学医学院完成两轮博士后训练,出站后被聘为特聘研究员。目前任职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科学院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神经药理学。立足于国内,结合药理学、光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电生理、材料学等多学科研究手段,长期从事癫痫发病机制解析和治疗药物新靶点发现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青项目、面上项目、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项目等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7项,并作为核心骨干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已发表SCI论文50余篇,其中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Neuron,Nature Communications,Nature Nanotechnology,Science Advances,Biological Psychiatry,Annals of Neurology,Pharmacology Therapeutics,Ebiomedicine等国际期刊发表论文,6篇论文被F1000推荐。曾获中国神经科学会“Olympus Travel Fellowship” 奖、日本神经科学会“Travel Award”奖、亚太生理学会“Young Investigator Travel Award”奖、英国药理学杂志“British Journal of Pharmacology Annual Prize for Early Career Researcher”奖,长三角神经科学“青年科学家奖”等多项学术奖励。参与《高等药理学》、《实验药理学》、《临床药理学》等多部教材的章节编写。
药理学 陆红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抗炎免疫药理与中药毒理研究 教授 学术型 浙江省151人才,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浙江省毒理学会中药与化妆品安全性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药学会药物毒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主持国家省部级等课题多项,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5篇。主讲《药理学》、《中药药理学》课程;曾获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授课教师、毕业生论文优秀指导老师称号,培养的硕士研究生曾四次获得国家奖学金,目前指导硕士研究生4名。
药理学 王兴亚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药理,肿瘤及肥胖相关的慢性代谢疾病发病机理及防治研究 研究员 学术型 浙江省“钱江学者”特聘教授,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培养人士。2000年至2007年在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OSU)先后取得食品营养硕士和营养医学博士学位。2007年至2013年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国立环境卫生研究所(NIEHS, NIH)从事博士后、研究员工作。在此期间获得美国杜克大学(Duke)临床医学研究硕士学位。研究方向:脂肪代谢在肿瘤、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衰老等慢性病的发生发展机理研究;营养物质和中药对以上慢性病的防治研究。在《Carcinogenesis》、《Cancer Prevention Research》、《Molecular Carcinogenesis》、《Journal of Nutritional Biochemistry》、《Obesity》、《Cell death and diseas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besity》《Aging》等国际知名杂志上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已发表国际SCI文章20篇。近年来主持三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并以第一合作单位参与两项浙江省重点研发项目。
药理学 姚立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中医药防治肝纤维化的药效及机制研究 教授 学术型 1990年毕业于浙江医科大学杭州分校临床医学专业,1996年在浙江中医学院中药系攻读中药药理学硕士学位,于1999年获得硕士学位,留校任教。2000考入浙江中医学院中医系攻读中医内科博士学位,于2003年获得博士学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厅局级科研项目多项。发表论文40余篇,SCI收录10篇。
药理学 赵华军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肿瘤靶向治疗;抗肿瘤药物耐药性;抗肿瘤药物的药效学评价及机制研究。 教授 学术型 毕业于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师从丁健院士。后在美国H.Lee Moffitt癌症研究所和Cincinnati大学肿瘤与细胞生物学系进行博士后研究,Wisconsin医学院转化医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和South Carolina医科大学天然药物研究中心高级访问学者。现任中药药理研究室负责人/药理教研室主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癌症姑息治疗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方药量效分会委员、浙江省抗癌协会抗癌药物专业委员会青年副主任委员、浙江省毒理学会理事、浙江省毒理学会中药与化装品安全性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药理学会委员、浙江省药学会毒理学分会委员;国际ESI期刊Biomedicine & Pharmacotherapy副编辑;Phytotherapy Research、Biomedicine & Pharmacotherapy等多种国际杂志审稿人;2013年被聘为“钱江学者”特聘教授,2014年入选“浙江省151人才计划第一层次培养对象”。已在Cancer Research 、Oncogene等国际高水平学术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正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
药理学 王一奇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中药及其活性成分抗炎免疫药理 副教授 学术型 药理学硕士,中药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药及其活性成分的免疫调节作用。2003浙江大学医学院毕业至今一直在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药理教研室从事教学、科研工作。2014年曾赴美国肯塔基州路易斯维尔大学免疫系访学。近期主要关注中药多糖类成分对机体的免疫调节作用以及中药复方及小分子活性物质的抗炎及免疫抑制作用。研究涉及的疾病包括肿瘤、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曾主持省基金、博士后基金、国家自然基金等资助的多项研究。2019年发表代表性论文4篇,期中中文核心期刊1篇,sci收录论文3篇。
药理学 朱智慧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肿瘤耐药药理机制研究、中药抗肿瘤药理活性研究 讲师 学术型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浙江省重点研发项目1项、浙江省中医药重点研究项目1项。在Neoplasia、Phytomedicine和Gynecol Oncol等高水平期刊上发表一系列专业性学术论文。发表论文13篇,总影响因子为50分以上,申请专利3项。
药理学 郑艳榕 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科学院 神经药理学 副研究员 学术型 近三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一项,中国博士后基金特别资助一项,中国博士后基金面上项目一项及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探索项目一项,以主要参与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支持计划一项,以第一作者身份在J Cell Biol,Autophagy等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SCI论文10余篇(5篇TOP),任Neuropharmacology客座编辑。
药理学 徐层林 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科学院 神经药理 副研究员 学术型 目前已发表SCI论文四十余篇,以第一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十五篇,其中中科院TOP期刊7篇。主要研究成果发表于Annals of Neurology (2019,2021), 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 (2021), Neuron (2017),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0,2021), Biological Psychiatry (2020), Experimental Neurology (2016)等领域内知名期刊,多篇论文被专题评述及F1000推荐。以负责人身份承担国自然课题,博士后面上基金等项目6项。入选浙江省高校领军人才培养计划(高层次拔尖人才),浙江省科协“育才”工程等人才项目。
药理学 夏道宗 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科学院 代谢、抗炎与免疫药理学研究;中药药理学研究;中药新产品开发研究;功能性食品安全性与功能学研究 教授 学术型 工学博士,医学博士后,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美国康奈尔大学国家公派访问学者;中医药科学院办公室副主任,现代中药与健康产品研究所副所长。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培养对象,浙江省中药材团队科技特派员首席专家。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全国优秀青年”,浙江省高校优秀教师,浙江省师德先进个人,浙江省优秀博士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其他项目20余项,科研经费300余万元。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SCI 16篇,EI 5篇。以第一完成人获浙江省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省中医药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省自然科学学术二等奖1项,省自然科学基金优秀成果奖1项,省毒理学会科技奖1项。授权发明专利4项。主编、副主编教材各1部。获浙江中医药大学李大鹏中医药教师奖、研究生“我心目中的好导师”、本科生“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年度工作优秀个人、优秀授课教师、教坛新秀奖、青年科技标兵、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优胜等多项荣誉。 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评兼同行评议专家,北京市、湖南省、山东省、黑龙江省项目和奖励评审专家;浙江省中医药学会营养与食疗分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食品学会常务理事等。
药理学 林能明 浙江中医药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 肿瘤药理学 教授/主任药师 学术型 医学博士,教授/主任药师,药理学、中药学博士生导师,浙江中医药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医院GCP机构主任兼Ⅰ期临床研究中心主任。
浙江省临床肿瘤药理与毒理学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浙江大学临床药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浙江大学癌症研究院肺癌研究团队首席科学家,浙江省卫生高层次创新人才,浙江省卫生领军人才,浙江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临床抗肿瘤用药评价分会主任委员,浙江省医学会临床试验与伦理分会主任委员,浙江省药学会临床药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抗癌药物专业委员会常委兼秘书长,中国药理学会肿瘤药理专业委员会常委兼秘书长,中国药房杂志副主编兼电子版主编。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重大研发计划及省部级课题20余项,主持Ⅰ期临床研究项目40余项、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项目10余项,发表论文220余篇,其中SCI收录90余篇;主编、副主编出版专著4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项;科研成果获浙江省科技进步奖二、三等奖3项,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浙江省中医药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奖二等奖2项。
药理学 张仕蓉 浙江中医药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 肿瘤药理及肿瘤分子病理 副研究员 学术型 从事肿瘤药理及分子病理专业,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基金等7项,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发表相关SCI文章25篇,获专利3项。
药理学 张博 浙江中医药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 肿瘤药理学 副研究员 学术型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转化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浙江省临床肿瘤与药理学研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抗癌协会抗癌药物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药理学会肿瘤药理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浙江省抗癌协会青年理事、抗癌药物专业委员会委员/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药学会药物毒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肿瘤药理学、抗肿瘤药物合理化配伍筛选及个体化给药方案的设计研究。以第一/共同第一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Theranostics, Molecular Oncology等杂志发表SCI论文20余篇。承担及参与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钱江人才计划等,获国家发明专利3项。
药理学 丁列明 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创新化学药物开发 研究员 学术型 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专家、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总体组专家、浙江省特级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美国阿肯色大学医学博士,美国病理执业医师。第十二、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侨联常委、特聘专家委员会生物与医药专委会副主任、浙江省侨联副主席,农工党中央经济金融委员会主任、浙江省委会副主委,中国药促会副会长,浙江省医药行业协会会长。2003年创建贝达药业,带领团队成功研发我国首个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小分子靶向抗癌药——盐酸埃克替尼,构建了国内领先的肿瘤分子靶向药研发和产业化平台,主持或参与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等课题13项,申请专利84件,发表论文29篇。因贡献突出,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第一完成人)、中国专利金奖、中国工业大奖、全国创新争先奖状、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国侨界“十杰”、浙江省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等荣誉。
药理学 黄萍 浙江省人民医院 抗肿瘤药物药理、临床药理 主任药师 学术型 浙江省151人才第二层次、省卫生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对象,省医学创新学科-肿瘤临床药学学科带头人,省“十三五”中医药重点专科-临床药学专科带头人、项目负责人;主要社会兼职有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药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药师协会肿瘤专科药师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临床抗肿瘤用药评价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药学会抗肿瘤药物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抗癌药物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药理学会化疗药理/肿瘤药理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省药学会药物毒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省医院协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临床药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中药分会副主任委员,省转化医学会精准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现代应用药学》副主编,《中国药房》、《肿瘤学杂志》编委。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项目9项,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30篇;出版著作6部,其中主编3部,副主编3部;授权及进入实审的发明专利9项、8项软件著作权证书;获浙江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三等奖、浙江省中医药科学技术一等奖、三等奖各1项。
药理学 史红 杭州医学院 老年常见多发病老年痴呆治疗药物和慢性前列腺疾病药物治疗及机制研究 研究员 学术型 药理学教授,硕导,浙江省“151人才”第二层次,从事药理学科研30余年,为药学重点学科和营养学重点学科带头人。
药理学 杨明华 浙江省中药研究所 中药药理与中药健康产品研究 教授 学术型 研究方向为“老年常见多发病老年痴呆治疗药物和慢性前列腺疾病药物治疗及机制研究”。主持完成国家科技部十五攻关项目等多项纵向课题,发表SCI论文及国内一级期刊论文50余篇,编写药理学相关著作7部,成果获浙江省科学技术二等奖,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创新二等奖,浙江省中医药科学技术创新二等奖等。
药理学 应华忠 杭州医学院 代谢性疾病和中药药效物质研发 副研究员 学术型 1992年毕业于浙江农业大学兽医专业,获学士学位;2002 年毕业于浙江中医大学,获硕士学位。现任浙江省实验动物中心主任、浙江省实验动物与安全性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现为中国实验动物学会理事、浙江省实验动物行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浙江省实验动物管理委员会专家咨询组成员。浙江省卫生高层次创新人才、浙江省实验动物基因工程学创新学科带头人等。从事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教学及研究工作28年。近五年来,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省科技厅等省部级项目10多项,参与国家支撑、国家基金等项目4项,发表学术论文30篇,其中SCI收录10余篇。研究方向为实验动物资源开发、实验动物质量控制、动物模型的研究和应用,近年来着重对肿瘤、代谢疾病和中药药效物质等方面开展较为深入的研究,以现代分子影像和转基因小鼠模型为手段,在基因表达、肿瘤免疫治疗、药物靶向等方面开展研究。
药物分析学 王钰蓉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药物电分析化学 副教授 学术型 2008年毕业于浙江大学。2010年08月—2015年06月 常州大学石油化工学院(讲师),2015年07月—2016年10月常州大学石油化工学院(副教授),2014年12月—2015年12月 美国太平洋大学高级访问学者,2016年10月—至今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副教授)。主讲《药物分析》和《分析化学》等课程。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两项,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面上项目一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12篇。
药物分析学 杨波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天然药物中抗肿瘤活性成分的精准发现 教授 学术型 浙江省药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毒理学会中药与化妆品安全性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药品监督管理与产业发展研究会委员,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青年编委。主要从事中药及天然药物中活性成分的分离、纯化,结构鉴定工作;熟悉中药、天然药物抗肿瘤活性成分的体内、外药效评价,抗肿瘤分子作用机制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基于小分子生物探针,结合UPLC-MS技术,精准发现STAT3、NF-κB、Hsp90等抑制剂,研究抑制剂分子作用机制,综合评估抑制剂抗肿瘤生物活性。
药物分析学 马志媛 浙江中医药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 药物代谢与药物分析 药师(中级) 学术型 本科毕业于安徽医科大学临床药理学专业(5年制),2012年考入浙江大学药学院硕博连读(5年),在药物代谢与药物分析实验室曾苏和蒋惠娣教授团队从事疾病和特殊生理状态下药物转运体调控及对药物体内处置研究,已发表SCI论文15篇,其中第一/通讯作者6篇,另以第一作者发表国际学术会议摘要3篇。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1项,省卫生厅项目1项。2016年10月—至今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副教授)
药物分析学 寿旦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同德医院 中药质量评价与药用资源开发 研究员 学术型 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浙江省立同德医院)中药研究中心主任,浙江省151人才第二层次培养对象,浙江省卫生创新人才,浙江省“十三五”中医药重点学科负责人;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化学分会等3个国家委员;浙江省中药材产业服务团队特色药材组副组长;“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期刊编委;10多个SCI期刊同行评阅专家。国家科技部专家库,国家奖励评审专家库专家。
药物分析学 陈碧莲 浙江省食品药品检验院 中药质量评价与质量控制 主任中药师 学术型 多年来一直从事食品、药品质量标准的研究和制订工作。熟悉国内外食品、药物相关标准及规范和分析方法研究的最新趋势,特别在重金属有害元素、农药残留和真菌霉素等外源性污染物的分析方法研究和限度制订等方面具有较丰富的经验。参与1995年版后历版中国药典的起草工作,主持或参与多个国家级和省级课题。作为主要参加者承担并完成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重点项目 “莪术油品质提高和质控关键技术的研究”工作,负责省自然基金项目“基于细胞生物传感器技术的温莪术抗肿瘤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研究”、参加并完成国家“十一五”重大新药创制课题“中药中有害残留物检测技术研究平台”和“中药标准物质研制和开发的技术平台建设”工作。近年来在药物分析杂志等国家级杂志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专业论文10余篇。获省药学会医药科技奖一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
药物分析学 程巧鸳 浙江省食品药品检验院 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和质量控制及保健食品化妆品理化分析研究 副主任药师 学术型 纽约上州医科大学访问学者。现为浙江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保健食品化妆品检验所副所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专家、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评议专家,浙江省药品GMP检查员、浙江省食品生产许可审查员、省医药行业高级职称评审专家,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自然科学基金各1项,现主持浙江省公益技术应用研究计划和浙江省药品监督管理局科技计划项目各1项。起草和修订《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标准10余个品种,在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B(色谱B)等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参编《中国药典》2015年一部英文版。
药物化学 覃江江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中药化学,肿瘤药理学,小分子靶向药物 研究员 学术型 浙江省千人计划创新人才长期项目入选者。2006和2011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分获药学学士和博士学位,导师为张卫东教授。2011-2014年在德州理工大学健康科学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导师为Ruiwen Zhang教授。2019年作为高端海归人才引进至浙江中医药大学。主要研究方向为抗肿瘤新靶标的发现与验证。迄今已发表研究性论文和特邀综述100余篇,其中在Gastroenterology, Nature Communications, Drug Resistance Updates, Molecular Cancer, Medicinal Research Reviews, Cancer Research等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SCI论文90余篇,引用2400余次,H-Index为28。申请国家专利6项,授权3项。目前主持国自然青年项目和浙江省中医药重点项目各1项。担任SCI期刊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和Frontiers in Oncology的副主编。
药物化学 程刚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药物化学,药物设计 副教授 学术型 程刚,2017年至今,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有机化学专任教师。
研究方向:1)生物活性小分子化合物的合成和结构优化;2)基于虚拟筛选、高精度自由能计算和深度学习等技术发现和优化新型活性小分子化合物。2004年本科毕业于复旦大学,2009年毕业于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药物化学专业。曾在美国贝勒医学院、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芝加哥分校,纽约州立大学水牛城分校以及浙江大学等知名研究机构从事博士后研究以及教学工作。基于深度学习、虚拟筛选和分子动力学模拟发现多个靶点的活性化合物;发展了多样性合成方法学,构建了多样性的类药杂环分子库和类天然产物库;完成了石杉碱乙的不对称全合成等研究工作。在Chem Commun, JOC, Sci Report, Bio Med Chem Lett等期刊发表SCI论文40余篇。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一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一项。申请专利两项。
药物化学 周瀚成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药用材料 副教授 学术型 主要从事天然药物分析和药用材料开发研究。主持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1项(21203150),甘肃省科技支撑工业类项目1项(144GKCA031),中央高校科研专项2项;现主持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参与多个国家基金项目。发表正刊科研论文10余篇,其中SCI论文10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8件,授权2件;编写教材1部;获得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全国青年催化学术会议奖一项。Email:20191091@zcmu.edu.cn
药物化学 沈立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合理药物设计、合成与构效关系研究, 天然产物结构改造,糖化学, 纳米药物,海洋药物 副教授 学术型 致力于抗肿瘤活性天然产物的全合成和结构改造研究,已发表SCI论文13篇,已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1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自由探索项目1项和市校合作重点项目1项,并作为项目骨干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现为中国化学会会员、美国化学会会员、浙江省药学会海洋药物专业委员会委员。
电子邮箱:shenli@zcmu.edu.cn
药物化学 张文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海洋天然药物先导化合物的发现及关键技术研究 教授 学术型 兼任上海海洋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药学会海洋药物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海洋湖沼学会副理事长,国内外多种专业杂志的编委及多种SCI杂志的特约审稿人。致力于海洋天然药物先导化合物的发现及关键技术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技部“863”项目、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计划、山东省泰山学者领军人才计划等多项基金支持,研究成果发表SCI论文70余篇,获授权专利18项,形成在研新药3项,获上海市药学科技一等奖及国家海洋局海洋科学技术一等奖各1项。应邀撰写上海“海洋药物学科发展报告”,主编研究生教材《海洋药物导论》。着力推动海洋药物研究关键技术创新与推广,获批上海海洋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药物化学 张卫东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药物化学,药物设计等 教授 学术型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教育部霍英东基金获得者,北京市教学名师,曾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
药物化学 马永敏 台州学院 含氮杂环药物中间体的合成 研究员 学术型 现任台州学院高等研究院教授。主持和参与过BBSRC,Wellcome Trust等英国国家科研项目和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参与2部英文著作编写,在J Med Chem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获授权国际专利 3项。是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培养人员,钱江学者特聘教授,2012年入选海外高层次引进人才。现为浙江省药物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担任J Med Chem, Bioorg Med Chem, Chem Eng J, Front Chem, Eur J Med Chem等杂志的审稿人。现主要研究方向为:含氮杂环小分子药物中间体的合成及基于3-羟基吡啶-4-酮类铁螯合剂的研发。
药物化学 王治明 台州学院 药物分子设计与合成 教授 学术型 2007年浙江大学化学系有机化学博士毕业(导师包伟良教授),2007-2010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合作教授Ohyun Kwon);主讲《有机化学》和《药物合成反应》等课程。曾以项目主要完成人参加美国国立卫生研究(NIH)项目两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两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重大项目和常州市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项目各一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身份在Chemical Society Reviews、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PNAS)、Chemical Communications、Chemistry-A European Journal、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Green Chemistry、ACS Macro Letters和Polymer Chemistry等国际重要期刊上发表SCI论文26篇,研究成果被SCI刊物他人引用800多次。以副主编身份参编《药物合成反应》教材一部。
药物化学 毛力 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创新药临床研究 研究员 学术型 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专家,美国梅奥医院及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博士后,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安德森癌症中心终身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长江学者讲座教授。曾任美国马里兰大学肿瘤和诊断学系首位亚裔系主任、美国强生集团副总裁兼肺癌中心主任。在肿瘤分子生物学、精准化治疗等领域作出了开创性贡献,学术造诣深厚,在国际上率先进行了胸、头颈癌的分子发病机理、分子分型和化学预放等领域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发表SCI论文200多篇,并担任多个国际专业杂志编辑、编委以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多项基金评审组成员。分管公司医学部和战略合作部。
实验动物与比较药理学 陈民利 浙江中医药大学动物实验研究中心 1、兔和小型猪的生理代谢特点及其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研究, 教授 学术型 近十年来,主持国家基金3项、主持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子课题1项、主持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课题6项、主持省教委重大攻关项目1项和省国家中医药管理重点项目1项,发表研究论文120多篇,其中SCI收录25篇。获各类科技奖5项,授权发明专利1项。为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浙江省卫生高层次创新人才,浙江省新药创制科技服务药效学平台负责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实验动物实验室负责人,浙江省医学实验动物学重点学科、浙江省中医药实验动物学重点学科负责人,浙江省高校动物学(实验动物学)重点学科负责人。现担任中国实验动物学会中医药实验动物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实验动物管理委员会咨询专家组组长,浙江省实验动物行业协会副理事长,浙江省健康产品安全研究会理事。
2、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等动物模型与新药临床前的药效学评价研究
实验动物与比较药理学 王德军 浙江中医药大学动物实验研究中心 实验动物与比较药理;围绕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建立及机制、中药药理方向 正高级实验师 学术型 现任中医药科学院办公室副主任、动物实验研究中心主任、比较医学研究所副所长。是浙江省实验动物管理委员会咨询专家、浙江省实验动物行业协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浙江省毒理学会安全性评价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实验动物学会中医药实验动物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实验动物资源评价与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国实验动物学会高校专业教育与学科建设委员会委员,《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杂志编委。浙江省科技专家库、山东省科技专家库成员,河北省科技成果评审专家库专家成员。近年来,围绕实验动物与比较药理方向,主持和承担各类纵向课题12项,其中主持省部级项目3项,厅局级1项,作为主要成员(前三)承担国家和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项目3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5篇,其中SCI收录论文5篇,获各类科技奖3项。
实验动物与比较药理学 蔡兆伟 浙江中医药大学动物实验研究中心 代谢性疾病动物模型及中药防治脂代谢紊乱疾病的作用机制 副研究员 学术型 2001.9-2005.7 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毕业获学士学位,2006.9-2011.6 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毕业获博士学位,2011年7月至今就职于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科学院(动物实验研究中心),从事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相关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代谢性疾病动物模型和中药防治脂代谢紊乱相关疾病的作用机制研究。近年来,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和浙江省科技厅项目1项,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研基金和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以上课题10余项。近五年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收录论文9篇和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