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链接:https://app.gmdaily.cn/as/opened/n/66afcceeafb64e4cb27c4f044d227ed9
原文内容:
浙江中医药大学在大自然中开展专业课程
“这是有清热解毒功效的苦菜,焯水以后可以凉拌吃;这是可治痛风的车前草,是一种药用野菜;这是水芹菜,比家芹更嫩;这是可治“三高”的绞股蓝,也是一种野菜……”
近日,首批全国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书记、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负责人张水利教授,把课堂搬到了杭州市龙井八景,一边带着学生们往山坡上走,一边介绍路边的各类野菜和中药材,学生们边听边记。
张水利从事中药资源与鉴定、本草学研究,对野菜的名称、习性、食用方法、药用价值如数家珍。结合《药用植物学》课程特征,他专门设计了这次课程。“杭州的野菜种类很多,除了平时常吃的马兰头、荠菜、蒿菜,一些中草药(如水田碎米荠、牛繁缕、蔊菜等)也是春天常见的野菜。我经常到野外挖野菜试吃,研究杭州地区野菜的分布、品质、口感等。” 张水利说。
野菜虽好,但采摘时要谨慎。张水利总结了采野菜的三点注意事项:不要在工厂、公路、垃圾填埋场等易受污染地区采摘野菜,这些地方的野菜有害物质含量较高,不建议采食;不建议生食野菜,有的野菜含有毒成分,要蒸煮或用开水焯烫后食用;不认识的野菜不要采,因为有的毒草和野菜长得相似(如石蒜和韭菜),分辨难度大。
“和其他学科不同,本草学研究一定要深入自然。”张水利说,“现在有的学生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但缺乏植物学采集、解剖、观察的能力和经验。”张水利及其工作室的教师常带学生到浙江省的不同地方,让学生自己观察、采集、解剖药用植物,寓教于自然。
带学生到自然中挖野菜、识本草,张水利还有更深的用意,“饥荒年间的野菜是救命的,明周王朱橚编撰的《救荒本草》开创了野生食用植物的研究,整理记载了414种植物的食用、药用价值。如今,采食野菜不再为了果腹,而是让现代人更多亲近自然、让学生忆苦思甜,更加珍惜当下生活的来之不易。”
“在老师们的悉心指导下,我们深入了解中草药的生长环境及生长特点,掌握了其主要性状特征。更理解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2022级中药学硕士研究生章晓庆说。
据介绍,暑假期间,张水利及其工作室的教师还会带领学生到临安区天目山,通过实地采集解剖观察,让学生学习了解药用植物的生长习性、环境、生态、地理以及分布,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融合共进。(通讯员 史晓琼 陈诗 邱镇 光明日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刘习 记者 陆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