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师资队伍

博导

当前位置: 首页 >> 师资队伍 >> 博导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排名不分先后)

指导专业 导师姓名 性别 工作单位 研究方向 职称 招生类型 个人简介
中药学 陈忠 浙江中医药大学 慢性脑病的发病机制及中西医诊治靶点研究 教授 学术型

浙江省特级专家,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浙江省首批卫生领军人才,浙江省151人才重点培养层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和教育部创新团队的核心骨干,浙江省神经药理学与转化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

中国药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神经科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药理学会神经精神药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药理学会生化与分子药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药学会应用药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Clinical Complementary Medicine and Pharmacology》主编,《Neurochemistry International 》、《Neuroscience Bulletin》、《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副主编,《CNS Neuroscience & Therapeutics》、《Current Neuropharmacology》、《Acta PharmacologicaSinica》、《Experimental Neurology》、《药学学报》、《中国药理学通报》等期刊编委。

主要研究方向为慢性脑病的发病机制及药物治疗靶点的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青项目、重点项目(4项),区创联合重点项目等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原创成果在Nature, Neuron, Nature Neuroscience, Nature Communications, Nature Nanotechnology, Annals of Neurology, Progress in Neurology, Molecular Psychiatry, Biological Psychiatr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 Cell Reports, Journal of Cell Biology, Chemical Society Review, Pharmacology Therapeutics等期刊发表 SCI 学术论文300余篇,论文被引超 14000余次,11篇被F1000推荐,连续入选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编写著作15部(其中主编3部,副主编4部);获授权专利9项(转化2项)。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教育部自然学科一等奖(2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等多项科研奖励。

中药学 曹岗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中药炮制与配伍机理 研究员 学术型 国家自然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浙江中医药大学中药炮制工程中心主任。主要从事中药加工炮制与配伍机理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其他省部级研究项目10余项。系列成果已在国际知名期刊J Chromatogr A、Nature Communications等发表SCI源学术论文70余篇。研究成果分别获得省部级科技奖4项;申请专利14项,其中以第一发明人授权专利 9项。入选浙江省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浙江省高等学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 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科技奖通讯评审专家;世中联中药饮片质量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炮制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基础与转化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委员;担任TMR Modern Herbal Medicine期刊编委、Traditional Medicine Research期刊编委和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编辑。
中药学 汪仪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癫痫发病机制与中西医药物靶点研究 研究员 学术型

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人事处副处长,浙江省神经药理学与转化研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浙江大学兼任专家。担任中国药理学会神经精神药理学专委会青委副主任委员,中国药理学会生化与分子药理学专委会青委,浙江省抗癫痫协会常务理事,浙江省生物医学学会常务理事等学会兼职,担任Neurobiology of Disease、Neurochemistry International等国际期刊编委。

研究方向神经药理学,重点关注癫痫发病机制解析和药物新靶点发现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联合重点项目、优青项目、面上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10余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原创成果发表SCI论文90余篇,其中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Neuron, Nature Nanotechnology, Science Advances, Nature Communications (3篇), Annals of  Neurology (3篇), Biological Psychiatry, Cell Reports, 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 (3篇), Pharmacology Therapeutics, British Journal of Pharmcology等期刊发表论文,多篇论文被F1000推荐及专题评述。成果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

中药学 何昱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中药活性成分与新药研发 教授 学术型 国家留学基金丹麦哥本哈根大学访问学者。长期从事中药及复方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和新药研发工作。主持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浙江省杰青和浙江省重点等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发表国内外期刊论文100余篇,主编、副主编著作6部,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第一)、浙江省科学技术奖等省级二等奖以上奖励7项,授权发明专利6项。入选浙江省“万人计划”创新领军人才、浙江省151人才工程重点人员、浙江省卫生高层次创新人才等。
中药学 黄真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中药防治脑神经系统疾病研究、中药资源品质评价 教授 学术型 世中联中药鉴定分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鉴定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植物学会常务理事兼药用植物与植物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和民族植物学分会副理事长、上海市植物学会理事长和上海市药学会生药专委会主任等学术职务。
中药学 开国银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中药生物技术及分子生药学 教授 学术型 博士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现任浙江中医药大学学科办副主任,中药学博后流动站副主任,药学院中药生物技术实验室主任及中草药栽培与鉴定教研室主任。兼任国家科技部重点专项等会评专家,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中药鉴定专委会常务理事,中国生物医药整合联盟理事,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农业生化分会理事,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分子生药学专委会常务委员,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生物资源专委会委员,中国植物学会药用植物及植物药专委会委员,中国药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专委会委员,上海市药学会生药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药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遗传学会理事及上海市生物工程学会理事等。先后入选“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浙江省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浙江省卫生创新人才”,“上海市曙光学者”和“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跟踪)”等人才计划。先后主持20多项国家或省部级课题等的研究;在丹参酮,莨菪碱,喜树碱及酚酸类等天然药物研究方面取得系列成果,公开在国内外期刊如《Metabolic Engineering》等上发表论文140余篇(其中SCI期刊逾100篇,引用逾2000次),以第一发明人获授权发明专利18项,荣获明治生命科学奖及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等奖励,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挑战杯”竞赛获包括省级特等奖及国家级二等奖等在内的奖励10余项。
中药学 李大鹏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中药新剂型与新技术研究 教授/院士 学术型 中共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研究员、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药学系(现复旦大学药学院)。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国家特殊津贴专家,浙江康莱特集团董事长、总工程师,俄罗斯联邦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和俄罗斯联邦医学技术科学院外籍院士,浙江省高等学校教育指导委员会中药学学科主任委员。
中药学 李范珠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药物新剂型及新技术的研究、新型给药系统及靶向制剂的研究 教授 学术型 理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导,博士后合作导师,浙江省教学名师;2002年作为浙江省特殊人才引进至浙江中医药大学。曾任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院长,现任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科学院副院长,浙江中医药大学浙八味(道地药材)研究所所长。现担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制剂重点学科”负责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制剂三级科研实验室”主任,教育部国家特色专业“中药学专业”负责人,浙江省中药学重点科技创新团队学术带头人,浙江省一流学科药学学科负责人,浙江省精品课程《中药药剂学》负责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同行评议专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总局中药新药评审专家,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办评审专家;担任《药学学报》、《中国药学杂志》等中文核心期刊杂志编委及《中国现代应用药学》中文核心期刊杂志副主编;《Int J Pharm》、《Urology》、《Pharm Res》等6种SCl杂志评审专家。主编《中药药剂学》、《药剂学》等国家规划教材。参编研究生国家规划教材《中药药剂学专论》;参编著作《中华医学百科全书》、《中药新技术与新剂型》等。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SCl论文50余篇),授权专利12项,新药研发2项。
中药学 吕圭源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中药药理与新产品开发研究 教授 学术型 浙江中医药大学现代中药与健康产品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抗高血压及相关代谢病等中药药理和新药及保健食品开发研究。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工程院院士有效侯选人、中央掌握联系专家、享受国务院特贴、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中管局中药药理重点学科/省重中之重中药学学科带头人、国家科技部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浙江)基地现代中药药效评价研究中心主任、浙江省中药治疗高血压及相关疾病药理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等。国家CFDA新药、保健食品审评和安全风险评估专家。《中草药》、《中药药理与临床》、《现代应用药学杂志》杂志副主编;国家中药新药、保健食品评价及价格制定、科技部重大攻关、国际合作司重点项目、国家自然基金、教育部博硕士学位点评估等审评或咨询专家,在全国有相当知名度。主持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973、863计划、支撑计划、自然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等20多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20余项。获国家新药证书、临床批件5个;保健食品6个;授权发明专利7项。主编国家级规划教材《药理学》、《中药新产品开发学》等9部,发表学术论文500多篇。培养出站博士后、博士、硕士200余名。
中药学 秦路平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中药资源及品质评价研究 教授 学术型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院长、教授、博导;教育部高等学校中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卫计委“十三五”规划教材《生药学》主编。2017年7月以前,历任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教授、博导,国家重点学科生药学学科带头人、中药学学科带头人和生药学教研室主任。
中药学 石森林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药物新剂型及新技术研究 教授 学术型 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浙江省151人才,浙江省“十三五”一流学科(A)中药药剂方向带头人,浙江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科带头人。现为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副院长,浙江道地中药产业化协同中心副主任,浙江中医药大学浙八味研究所副所长,浙江中医药大学新型药物递送系统实验室负责人;兼任浙江省生物医药块状经济转型升级专家服务组专家,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药药剂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经皮给药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美国药剂学科学家学会(APPS)会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药剂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华中医药学会产学研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标准化协会中医药分会理事。从事中药提取、纯化和制剂新技术、中药固体制剂评价技术、中药皮肤黏膜给药研究,中药新药、保健品、化妆品等产品开发等工作。已主持或作为主要人员承担国家、省部、厅局级项目50余项,主持国家级2项、省部级科研课题9项;获得国家、省部、厅局级奖励9项;编写学术专著、教材7部;参加中药新药研究6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8项;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以第一作者与通讯作者近100篇。
中药学 覃江江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中药化学,肿瘤药理学,小分子靶向药物 研究员 学术型 浙江省千人计划创新人才长期项目入选者。2006和2011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分获药学学士和博士学位,导师为张卫东教授。2011-2014年在德州理工大学健康科学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导师为Ruiwen Zhang教授。2019年作为高端海归人才引进至浙江中医药大学。主要研究方向为抗肿瘤新靶标的发现与验证。迄今已发表研究性论文和特邀综述100余篇,其中在Gastroenterology, Nature Communications, Drug Resistance Updates, Molecular Cancer, Medicinal Research Reviews, Cancer Research等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SCI论文90余篇,引用2400余次,H-Index为28。申请国家专利6项,授权3项。目前主持国自然青年项目和浙江省中医药重点项目各1项。担任SCI期刊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和Frontiers in Oncology的副主编。
中药学 王兴亚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药理,肿瘤及肥胖相关的慢性代谢疾病发病机理及防治研究 研究员 学术型 浙江省“钱江学者”特聘教授,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培养人士。2000年至2007年在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OSU)先后取得食品营养硕士和营养医学博士学位。2007年至2013年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国立环境卫生研究所(NIEHS, NIH)从事博士后、研究员工作。在此期间获得美国杜克大学(Duke)临床医学研究硕士学位。研究方向:脂肪代谢在肿瘤、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衰老等慢性病的发生发展机理研究;营养物质和中药对以上慢性病的防治研究。在《Carcinogenesis》、《Cancer Prevention Research》、《Molecular Carcinogenesis》、《Journal of Nutritional Biochemistry》、《Obesity》、《Cell death and diseas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besity》《Aging》等国际知名杂志上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已发表国际SCI文章20篇。近年来主持三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并以第一合作单位参与两项浙江省重点研发项目。
中药学 魏颖慧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中药多组分新型给药系统研究 教授 学术型 2002.7-至今 浙江中医药大学制剂与炮制教研室工作;2014.7-2015.7 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访问学者;2017.4-2014.10 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访问学者。浙江省151人才第三层次培养人员,中华医学会中药制剂分会委员、浙江省药学会制药工程学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专家、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药多组分多靶点新型递药系统研究。近年来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0余项,其中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81873018、8137398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30902007)、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项、浙江省科技厅项目1项。近5年已发表科研论文20余篇,其中SCI收载10篇;获浙江省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浙江省中医药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参编教材2部;获授权专利5项。
中药学 吴巧凤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中药活性成分研究及新药开发 教授 学术型 1986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化学系。现为浙江省九三学社科技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九三学社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二支社主委,浙江省医学会病毒分会理事。任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专题、教育部、天津市、黑龙江省和浙江省等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任《浙江大学学报》、《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等杂志审稿专家。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科技厅等项目40余项。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论文近百篇(sci收录11篇)。完成规划教材编写31部(主编10部,副主编15部)。获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浙江省中医药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等多项。授权发明专利一项。现主要从事抗流感中药活性成分和产品开发研究。
中药学 熊阳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药物新剂型及新技术研究 教授 学术型 浙江省151第三层次人才,浙江省师德先进个人,校远志杰青。2008年7月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2012-2013,作为教育部骨干访问学者在复旦大学药学院访问学习; 2014.6-2015.6、2017.12-2018年两次进入美国北卡大学教堂山分校(UNC)访学,从师著名的黄力夫教授,研究方向为肿瘤联合给药及其给药系统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厅级课题多项;申请并授权相关专利三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J Control release、Nanomed-Nanotechnol等杂志发表SCI论文五十余篇。参编教材九部,其中三部为副主编。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审专家、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科技厅等评审专家。任Theranostics、Molecular Pharmaceutics等杂志的审稿专家,AJPS杂志青年编委、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编委。现任浙江省药学会化妆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药与天然药物专业委员会青委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药学会药剂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药剂委员会青委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女科技者协会会员,浙江省青年高层次人才第一届理事。
中药学 尹华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中药分析与质量评价、中药药代动力学、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及中药新药开发研究 教授 学术型 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省属高校重点实验室-中药标准化研究实验室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分析分会常务委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药物质量分析与过程控制分会理事,国内访问学者指导老师,校级精品课程《中药制剂分析》负责人。1986年7月毕业于浙江工业大学分析专业,长期从事中药分析与质量评价、药代动力学、药效物质基础及新药开发研究。担任分析化学、仪器分析、中药分析学等课程主讲工作,多次获校优秀授课教师和本科生毕业论文优秀指导老师。近年主持国自然基金、省基金、省科技厅等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多项,获发明专利5项,获省科学技术二等奖、省高校科研成果二等奖、省中医药科技二、三等奖等多项奖励。在Analytical Sciences 、Acta Chromatographica、Scientific Reports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药物分析》、《中国中药杂志》等SCI和核心期刊发表论文90余篇,担任卫生部、中医药“十二五”、“十三五”规划教材《仪器分析》、《中药分析学》、《中药分析学实验》等主编和《中药分析学》、《分析化学》、《分析化学实验》等副主编。
中药学 张巧艳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生药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教授 学术型 长期从事中药资源学、生药学和中药鉴定学的教学和科研,研究方向:(1)内生真菌对中药品质和道地性的影响;(2)中药民族药抗骨质疏松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研究。主持完成和在研国家自然基金课题10项,其它课题如863课题、973课题、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等国家和省部级课题19项,发表论文500余篇,其中SCI论文200余篇,主编和参编出版著作25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33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
中药学 赵华军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肿瘤靶向治疗;抗肿瘤药物耐药性;抗肿瘤药物的药效学评价及机制研究。 教授 学术型 毕业于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师从丁健院士。后在美国H.Lee Moffitt癌症研究所和Cincinnati大学肿瘤与细胞生物学系进行博士后研究,Wisconsin医学院转化医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和South Carolina医科大学天然药物研究中心高级访问学者。现任中药药理研究室负责人/药理教研室主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癌症姑息治疗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方药量效分会委员、浙江省抗癌协会抗癌药物专业委员会青年副主任委员、浙江省毒理学会理事、浙江省毒理学会中药与化装品安全性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药理学会委员、浙江省药学会毒理学分会委员;国际ESI期刊Biomedicine & Pharmacotherapy副编辑;Phytotherapy Research、Biomedicine & Pharmacotherapy等多种国际杂志审稿人;2013年被聘为“钱江学者”特聘教授,2014年入选“浙江省151人才计划第一层次培养对象”。已在Cancer Research 、Oncogene等国际高水平学术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正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
中药学 阮叶萍 浙江中医药大学 中药药理与新产品开发研究 教授 学术型 学校年度考核多年优秀,曾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从事教育教学及管理工作20年,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基金2项、省部级项目2项,作为主要成员参加国家自然基金5项;发表学术论文18篇,其中6篇SCI收录;主编省重点教材1部,副主编2部,担任国家规划教材编委2部;主持获得浙江省中医药科技创新奖1项;参与浙江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3项,厅局级奖项4项;承担本科和研究生教学工作,教学效果良好,曾获浙江省教坛新秀、浙江中医药大学教坛新秀等称号;担任硕士生导师和本科生指导工作,培养硕士研究生8名,担任班主任工作8年;兼任浙江省毒理学会理事,为浙江省151第三层次培养对象。
药剂学 谷满仓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中药靶向递药系统构建及体内外评价 教授 学术型 博士毕业于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大鹏教授。曾以访问学者身份赴美国密歇根大学药学院进修,后经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赴哈佛大学达纳法伯癌症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曾在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挂职,担任项目主管。入选浙江省院士结对培养英才计划,浙江省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药剂学,钱江人才B类,浙江中医药大学5151人才,浙江中医药大学“十三五”新兴特色-药剂学专业执行负责人。现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审专家、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科技厅评审专家,浙江省药审中心现场评审专家, 教育部高等学校中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药学专业核心课程负责人;药学学报、中国现代应用药学、Oncogene、Investigational New Drugs、Anti-cancer drugs等杂志的审稿专家;中医药行业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浙江省发明协会委员,浙江省药学会药剂专业委员会委员、秘书,药剂委员会青委会委员。
中药学 寿旗扬 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中药抗炎免疫药理与肿瘤免疫药理研究 研究员 学术型 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附属二院中心实验室主任/校级泌尿男科研究所副所长。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中药新产品开发专业学士学位;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基础兽医专业硕士学位;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中药学博士;杜克大学医学中心免疫系/肿瘤研究中心-肿瘤免疫细胞治疗实验室访问学者。从事中药抗炎免疫药理与肿瘤免疫药理研究。主持国家自然基金3项、省部级课题3项;获得省部级科技奖3项、厅局级科技奖6项;在JCI insight、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 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等SCI期刊发表20余篇。申请和授权国家发明专利7项,主要社会兼职有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实验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基础与转化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中医药学会中医临床研究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专家。入选省卫生高层创新人才、省15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和浙江中医药大学5151人才 “远志杰青”培养对象。
中药学 钟晓明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中药新药和健康相关产品的研发 教授 学术型 现任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卫生监督协会化妆品科学技术专业委员会、标准委员会主任委员。长期从事中药新药和健康相关产品的研发,共主持和承担国家“九五”攻关、国家、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级、各类研究项目共30余项。并主持完成多项国际合作项目,与日本相关公司合作的专利项目获厚生省批准在日本生产、销售;后与日本同行合作筛选治疗色素性皮肤病的中药新药。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至今已研制完成国家新药三项、植物化妆品、保健食品多项。共发表科研论文50余篇,其中SCI收录30余篇,编写著作5部,获批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目前已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近30名,其中有多名学生获省级、校级优秀博士、硕士毕业生荣誉称号。
中药学 陈民利 浙江中医药大学动物实验研究中心 1、兔和小型猪的生理代谢特点及其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研究, 教授 学术型 主要研究方向:1、兔和小型猪的生理代谢特点及其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研究,2、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等动物模型与新药临床前的药效学评价。近十年来,主持国家基金3项、主持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子课题1项、主持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课题6项、主持省教委重大攻关项目1项和省国家中医药管理重点项目1项,发表研究论文120多篇,其中SCI收录25篇。获各类科技奖5项,授权发明专利1项。为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浙江省卫生高层次创新人才,浙江省新药创制科技服务药效学平台负责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实验动物实验室负责人,浙江省医学实验动物学重点学科、浙江省中医药实验动物学重点学科负责人,浙江省高校动物学(实验动物学)重点学科负责人。现担任中国实验动物学会中医药实验动物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实验动物管理委员会咨询专家组组长,浙江省实验动物行业协会副理事长,浙江省健康产品安全研究会理事。
2、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等动物模型与新药临床前的药效学评价研究
中药学 丁志山 浙江中医药大学医学技术学院 中药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 教授 学术型 入选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浙江省微生物与生化药学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生物技术学重点培育学科带头人。现任中国药理学会补益药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药委员会常务委员,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中药委员会常务委员,浙江省医学遗传学会理事,浙江省生物医学学会理事,浙江省预防医学会理化检验委员会委员。 主要从事中药材保护与综合开发利用研究。近年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国家重大新药创制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部级课题5项。授权发明专利10项。获得省科技进步奖以及中医药科技进步奖等4项。国内外发表论文200多篇。 近年来在白及、五步蛇、铁皮石斛、独蒜兰等珍稀名贵中药材种苗繁育、规范化栽培、产品研发以及产业推广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在云南、贵州、浙江等多地进行推广,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中药学 葛卫红 浙江中医药大学中药饮片有限公司 中药药理与新产品开发研究 教授 学术型 浙江中医药大学中药炮制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浙江中医药大学中药饮片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炮制三级实验室主任、浙江省省属高校重点实验室—中药体外代谢研究实验室和中药炮制实验室负责人。曾作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访问学者。主要从事中药饮片质量标准研究、中药药理及新药开发,以及中药饮片企业管理,主持或作为主要成员参与了国家级、省部级等项目等50多项;发表论文100多篇,获得发明专利多项,参与编写教材多部。获得奖励多项。
拟承担任务:中药新产品开发、中药饮片质量方向的专硕研究生培养。
中药学 李昌煜 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科学院 中药药理与新产品开发研究、中药神经药理 教授 学术型 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浙江省151第一层次人才。现为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科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中华中医药学会科研产业化分会常务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委员,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保健与康复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临床药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中医药学会理事,浙江省药理学会理事、副秘书长,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药物警戒》、《中国实验方剂学》等杂志编委。长期从事中药药理及中药新产品研究开发工作,致力于运用现代科技方法揭示中药作用及其机制,在此基础上研究开发新产品,在抗痴呆、抗病毒中药研究等方面具有丰富经验。近5年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重点专项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浙江省中医药现代化专项1项,已经完成“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课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省部级课题10多项。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SCI收录10篇),合作专著5部,副主编教材2部。已培养博士后2名,博士研究生5名,硕士研究生49名。
中药学 林能明 浙江中医药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 肿瘤药理学 教授/主任药师 学术型 医学博士,教授/主任药师,药理学、中药学博士生导师,浙江中医药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医院GCP机构主任兼Ⅰ期临床研究中心主任。
浙江省临床肿瘤药理与毒理学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浙江大学临床药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浙江大学癌症研究院肺癌研究团队首席科学家,浙江省卫生高层次创新人才,浙江省卫生领军人才,浙江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临床抗肿瘤用药评价分会主任委员,浙江省医学会临床试验与伦理分会主任委员,浙江省药学会临床药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抗癌药物专业委员会常委兼秘书长,中国药理学会肿瘤药理专业委员会常委兼秘书长,中国药房杂志副主编兼电子版主编。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重大研发计划及省部级课题20余项,主持Ⅰ期临床研究项目40余项、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项目10余项,发表论文220余篇,其中SCI收录90余篇;主编、副主编出版专著4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项;科研成果获浙江省科技进步奖二、三等奖3项,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浙江省中医药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奖二等奖2项。
中药学 刘景根 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阿片类药物成瘾的细胞和分子机理研究和低成瘾性阿片类镇痛药和戒毒药物开发 研究员 学术型 长期从事阿片类药物成瘾的细胞和分子机理研究和低成瘾性阿片类镇痛药和戒毒药物开发。先后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基金重点项目、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和面上项目资助。在Mol Psychiatry, Embo Mol Med, J Neurosci等国际著名期刊发表SCI学术论文60余篇,已获得国际发明专利1项, 国家发明专利6项。被聘为“中科院特聘研究员”,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上海领军人才”,获药明康德生命化学奖,获政府特殊津贴。现兼任国际麻醉药品(阿片类)研究学会执委会委员、中国神经精神药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生化和分子药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心理学会生理心理学会理事、河南省天然药物与免疫工程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和上海市第二届禁毒专家委员会委员等。
中药学 夏道宗 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科学院 代谢、抗炎与免疫药理学研究;中药药理学研究;中药新产品开发研究;功能性食品安全性与功能学研究 教授 学术型 工学博士,医学博士后,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美国康奈尔大学国家公派访问学者;中医药科学院办公室副主任,现代中药与健康产品研究所副所长。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培养对象,浙江省中药材团队科技特派员首席专家。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全国优秀青年”,浙江省高校优秀教师,浙江省师德先进个人,浙江省优秀博士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其他项目20余项,科研经费300余万元。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SCI 16篇,EI 5篇。以第一完成人获浙江省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省中医药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省自然科学学术二等奖1项,省自然科学基金优秀成果奖1项,省毒理学会科技奖1项。授权发明专利4项。主编、副主编教材各1部。获浙江中医药大学李大鹏中医药教师奖、研究生“我心目中的好导师”、本科生“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年度工作优秀个人、优秀授课教师、教坛新秀奖、青年科技标兵、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优胜等多项荣誉。 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评兼同行评议专家,北京市、湖南省、山东省、黑龙江省项目和奖励评审专家;浙江省中医药学会营养与食疗分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食品学会常务理事等。
中药学 袁强 浙江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 中药品质评价及新药研究 教 授 学术型 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员,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现任浙江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院长,研究生工作部部长;浙江省中医药学会中药分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浙江省研究生教育学会常务理事。从事中药学教学、科研工作30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科技厅重点项目1项,浙江省中药现代化专项2项,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项目1项,省教育厅、卫生计生委项目多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浙江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浙江省中医药科技成果奖二等奖2项;主编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1部,出版专著2部,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SCI收录8篇。曾在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分管教学科研工作多年,获“浙江省高校优秀教师”、“联邦医学奖教金”、“优秀授课教师”等荣誉。
中药学 寿旦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同德医院 中药质量评价与药用资源开发 研究员 学术型 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浙江省立同德医院)中药研究中心主任,浙江省151人才第二层次培养对象,浙江省卫生创新人才,浙江省“十三五”中医药重点学科负责人;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化学分会等3个国家委员;浙江省中药材产业服务团队特色药材组副组长;“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期刊编委;10多个SCI期刊同行评阅专家。国家科技部专家库,国家奖励评审专家库专家。
中药学 陈素红 浙江工业大学 防治心血管/代谢性疾病中药药理及中药大健康产品研发 研究员 学术型 二级研究员、博导、博士后合作导师、长三角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创新团队负责人、中药健康产品研究所所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药保健品中试基地负责人等。浙江省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浙江省151第一层次人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等。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药专委会常务理事、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药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药理学会理事、浙江省药理学会副理事长等。国家科技专家、国家化妆品技术评审专家等。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大新药创制、国家自然基金等20多项。获新药证书、临床批件、保健食品证书8个,技术服务企业20余家。科技扶贫对接吉林、四川、贵州等10省市地区余,为当地中药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撑,与美国、波兰、泰国等开展国际合作。 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一等奖、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12项。承担国家级专著/教材主编1部、副主编2部,连续参编国家药典委员会《临床用药须知》2005、2010、2015三版编写,发表论文280多篇。已培养毕业博士、硕士研究生78名。
中药学 丁列明 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创新化学药物开发 研究员 学术型 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专家、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总体组专家、浙江省特级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美国阿肯色大学医学博士,美国病理执业医师。第十二、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侨联常委、特聘专家委员会生物与医药专委会副主任、浙江省侨联副主席,农工党中央经济金融委员会主任、浙江省委会副主委,中国药促会副会长,浙江省医药行业协会会长。2003年创建贝达药业,带领团队成功研发我国首个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小分子靶向抗癌药——盐酸埃克替尼,构建了国内领先的肿瘤分子靶向药研发和产业化平台,主持或参与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等课题13项,申请专利84件,发表论文29篇。因贡献突出,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第一完成人)、中国专利金奖、中国工业大奖、全国创新争先奖状、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国侨界“十杰”、浙江省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等荣誉。
中药学 黄璐琦 中国中医科学院 分子生药学,中药资源学 研究员 学术型 2015年入选中国工程院院士。1995年获北京大学医学部(原北京医科大学)博士学位,1992年起在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工作至今。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常务副院长、中药研究所所长,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中药)合作中心主任,国务院中医学、中药学第六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中药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生态学会中药资源生态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鉴定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中药杂志》副主编等。为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常务委员,北京市青年联合会副主席,中央国家机关青年联合会常务委员。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常委。
中药学 赵英永 西北大学 中药化学成分、肾保护药理学、系统生物学等方面研究 教授 学术型 男、医学博士、药理学博士后、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副院长、西部资源生物与现代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西北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曾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中国药理学会第十五届施维雅青年药理学家奖 、中国药学会-赛诺菲青年生物药物奖、第九届陕西省青年科技奖 ;Frontiers in Medicine副主编、Pharmacognosy Magazine 编辑、Scientific Reports高级编委、American Journal of Nephrology、Molecular Medicine Reports、Experimental and Therapeutic Medicine编委;主要从事慢性肾脏病的发病机制及中药抗肾间质纤维化研究。研究内容涉及中药化学成分、肾保护药理学、系统生物学等方面研究。
中药学 马永敏 台州学院 含氮杂环药物中间体的合成 研究员 学术型 现任台州学院高等研究院教授。主持和参与过BBSRC,Wellcome Trust等英国国家科研项目和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参与2部英文著作编写,在J Med Chem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获授权国际专利 3项。是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培养人员,钱江学者特聘教授,2012年入选海外高层次引进人才。现为浙江省药物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担任J Med Chem, Bioorg Med Chem, Chem Eng J, Front Chem, Eur J Med Chem等杂志的审稿人。现主要研究方向为:含氮杂环小分子药物中间体的合成及基于3-羟基吡啶-4-酮类铁螯合剂的研发。
中药学 毛力 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创新药临床研究 研究员 学术型 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专家,美国梅奥医院及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博士后,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安德森癌症中心终身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长江学者讲座教授。曾任美国马里兰大学肿瘤和诊断学系首位亚裔系主任、美国强生集团副总裁兼肺癌中心主任。在肿瘤分子生物学、精准化治疗等领域作出了开创性贡献,学术造诣深厚,在国际上率先进行了胸、头颈癌的分子发病机理、分子分型和化学预放等领域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发表SCI论文200多篇,并担任多个国际专业杂志编辑、编委以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多项基金评审组成员。分管公司医学部和战略合作部。
中药学 唐克轩 上海交通大学 中草药生物技术,合成生物学 教授 学术型 英国诺丁汉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博士学位。1996-2003年在复旦大学遗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 2003年调入上海交通大学,曾任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院长(2003-2012),现任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植物生物技术研发中心主任、复旦-交大-诺丁汉植物生物技术研发中心主任。教育部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04)、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2004)、上海市领军人才(2007)、瑞典林奈大学名誉博士(2012)。兼任国际园艺学会观赏植物分会副主席、上海市生物工程学会副理事长、青蒿素产业联盟理事长;担任多家SCI期刊副主编或编委,曾任国家863计划农业与生物领域生物技术主题专家和重大专项专家(2001-2005)。
中药学 王如伟 浙江康恩贝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中药新药开发、产业化及国际化 教授级高工 学术型 日本岛根大学医学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家药典委委员、博士生导师、浙江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兼职教授/硕导。现任浙江康恩贝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总裁,入选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重点层次,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入选浙江省万人计划。在国家药品标准制订、中药制药关键共性技术、中药提取分离中试平台建设、药品生产全过程质量控制体系建设、微丸释药系统关键生产技术建设方面成绩显著,积极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技术成果,促进产品结构优化升级,合计创造利润2亿多元,承担国家级项目十多项,合计获得各级经费4000多万元。
中药学 张卫东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药物化学,药物设计等 教授 学术型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教育部霍英东基金获得者,北京市教学名师,曾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
中药学 张幸国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药物新剂型及新技术研究 主任药师 学术型 现任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北仑分院院长。兼任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主任委员、浙江省医院协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浙江省医院药事管理质控中心常务副主任、浙江省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院协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名誉委员、中国执业药师协会理事,担任《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中国药房》杂志主编、《药品评价》杂志副主编、《中国药学杂志》、《中国临床药学杂志》、《药学服务与研究》杂志编委等。作为省医学重点学科“临床药物治疗学”、中医药重点学科“中药临床药学”的学科带头人,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医院药学实践、临床药学以及药物不良反应、药物新技术和新剂型等领域的研究。承担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部共建项目在内的各类科研项目20余项。自2004年以来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收录30余篇。获浙江省中医药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浙江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浙江省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